地名由来:都里原名东都。据《安阳县志》古迹志记载:“在县西北七十里,相传隋末刘武周曾建都于此”,故名都里。都里镇由此得名。
2022年8月,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认定都里镇为2022年河南省特色生态旅游示范镇。
2022年3月,都里镇被命名为2021年度河南省卫生乡镇。
2021年10月,农业农村部认定都里镇为第十一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花椒)。
都里乡位于安阳县西北部山区,两省一市(县级市)三县交界处,距安阳市40余公里,西部与林州东岗乡接壤,北临漳河,与河北省涉县、磁县隔河相望,省际边界40公里,东部、南部与铜冶镇为邻,林清公路横穿全境,交通四通八达,向西穿林而达晋,向北过河而入冀,向东20公里即达京广线和107国道,距安李铁路终点站李珍车站仅4公里,都里乡是连接晋冀豫三省交界要塞,全乡幅员面积87平方公里,为安阳县面积第一大乡。耕地11000亩,人口20600人,非农业人口483人,下辖15个行政村,26个自然村。由于乡政府驻都里村,乡的名称由此得来。1995年5月30日,河南省委--在关于加快沿边小城镇建设的批示上,都里乡被列为重点示范乡之一。
都里乡属太行山东麓低山区,地势从西北向东南倾斜,全境山峦叠翠,沟壑纵横,连绵起伏,景象万千,乡境最高点海拔701米,最低只有200米,著名山峰有艾山,白云山,南天门等,河流主要有漳河,闻名的安阳县跃进渠在都里乡境内近40公里,都里乡地处暖温带,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降水集中在7、8月份,平均年气温13度,最高气温40度,最低气温—15度,年降水量300----400毫米。
都里乡土壤属褐土性土壤,耕地多为旱地。沿漳河有滩地2000亩,一年稻麦两熟,旱涝保收。荒山面积37000亩,发展林果业条件得天独厚,以“大红袍”花椒最为有名,另外,很适宜大红枣、柿树、黄楝树等经济树木生长。
都里乡农业主要以旱作农业为主。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水稻、谷子、红薯、豆类等。林果业发展较快,特别是都里特产“大红袍”花椒,个儿大、皮厚、色鲜、味浓,素有花椒王之称,清代即驰名省内外,民国已远销东南亚、欧美等地,全乡花椒树保存量60万株,年产量15万公斤,2005年新植“大红袍”花椒100万株,三年后,全乡花椒产量将达到25万公斤以上。另外,核桃、柿树、黄楝等经济树种也有一定的种植。
2013年11月27日,安阳县都里正式撤乡建镇。
李珍烈士碑
李珍烈士碑,位于都里镇李珍村,纪念苑规模庞大,建筑庄严、雄伟。主要建筑物包括李珍纪念碑亭、李珍纪念雕像和牌坊。占地面960平方米,保护范围面积4225平方米,该遗址1963年正式公布为县级文
安阳黑龙庙
黑龙庙,位于都里镇南阳城村常青山上。庙内有个黑龙洞,黑龙洞与山下的黑龙潭遥相呼应。黑龙洞内冬暖夏凉,曲折迂回,深不可测。黑龙庙建于明代,庙内存在多处石碑,多数于明清时期修建,均为县级文物保护
玉台山九龙口
玉台山九龙口,位于都里镇东水村南。半山腰有九窑十八洞,无生老母洞位居诸洞之正中,洞门正上刻有“清风宝殿”四字,雕有龙虎图像,此洞历史悠久,遐迩闻名。系清代康熙年间东水村民整修,康熙四十九年峻
安阳娲皇宫
娲皇宫,于安阳县都里镇好井村。好井娲皇宫庙布局严谨,文物遗存丰富,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科学研究价值,为研究明代至清代庙宇建筑发展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属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万佛寺
万佛寺,位于都里镇李珍村东白云山。碑刻记载,该寺创建于唐贞观十六年(公元638年),建筑规模宏伟,气势壮观。主要建筑有佛祖殿、老君殿、文庙、吕祖殿、关帝殿、韦陀殿、九仙姑殿、龙宫、花神庙、泰
姚氏塔楼
姚氏塔楼,位于安阳县都里镇上寺平村。为清朝末年当地望族姚金德所建,该建筑较好的融合了清至民国时期的建筑风格,有望评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姚氏家族在当时属名门望族,姚氏民居原有建筑200多间
历史沿革:
民国《续县志卷十三·古迹志》记载:都里,在县西北七十里,清乾隆年《安阳县志》录有都里村名,名称沿称至今。
1945年3月,这一带解放,新建安阳县民主政府,这里属安阳县第二区。
1955年改属积善区,区署迁到西积善。
1956年合并为伦掌区。
1958年7月,建立都里乡,乡政府设在都里村。
1958年9月,建立都里乡人民公社,政社合一。
1983年夏,成立都里乡。
2008年,撤乡设镇,建立都里镇,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