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由来:
村北有龙山,泉水淙淙,地形如卧龙饮水,故名。
荣誉排行:
2021年12月,广东省爱卫会授于龙泉村2021年广东省卫生村荣誉称号。
2019年9月,龙泉村上榜2018年广东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单位名单。
基本介绍:
龙泉村基本情况
龙泉村位于新会区睦洲镇东南部,西邻古井镇南朗村,南与斗门区莲洲镇接壤,劳龙虎水道流过龙泉村前,水源十分丰富。公路建设方面,龙泉村北连会城、江门,南接珠海诸地,特别是2005年睦洲马崇康大桥建成通车,大大方便了村的对外沟通联系。龙泉村现设5个村民小组,有常住人口4760人;耕地面积5562亩,其中水稻面积3202亩,鱼塘面积2242亩,作物面积118亩。
农民耕作主要以水稻为主,养殖方面以南美白对虾为主,效益良好。另外龙泉村还拥有特色产品“葵乡牌黑糯米酒”,该产品于2004年荣获《首届华南酒饮品交易会金奖》,是采用优质黑糯米为原料,利用传统酿造秘方及现代科技为一体精酿而成的美酒。
总的来说我们龙泉村是一个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村庄,拥有非常适宜的居住环境。
龙泉村与东成村、南镇村、新沙村、睦洲村、东向村、莲子塘村、南安村、石板沙村、牛古田村、东环沙村、黄布村、莲腰村、梅大冲村、睦洲社区相邻。
历史沿革:
清康熙九年(1670),刘姓先祖从大泽来此定居,随后高姓先祖迁入。
至清乾隆年间(1736-1795)发展成片村,刘、高、张、李、吴、林、谭、杨等数姓杂居。
清康熙县志记村落有龙泉,属潮居都十九图。
民国时期设第八区龙泉乡。
1951年属第九区。
1958年称龙泉管理区,所属有万成大队、西坑大队、东成大队、西和大队、东和大队。
1961年增辖万胜大队。
1965年调整为龙泉大队,下辖17个生产队。
1982年下辖24个生产队。
1984年设龙泉乡,辖万胜、东坑、西坑、西和、东和5个自然村。
1986年称龙泉村委会。
1988年称龙泉管理区。
1999年称龙泉村委会,沿用至今。
周边相关:
龙泉村附近有启超故里·小鸟天堂文化旅游区、圭峰山国家森林公园、宋元崖门海战文化旅游区、小鸟天堂、江门梁启超故居、新会古兜温泉旅游度假村等旅游景点,有新会陈皮、新会大红柑、新会甜水萝卜、睦洲黄沙蚬、新会柑普茶、陈皮鸡等特产,有白沙茅龙笔制作技艺、火画扇、崖门海战流传故事、新会司前木版年画、新会葵艺、新会“蔡李佛”拳术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