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桥子村位于莱城西l2公里,镇政府驻地西6公里处。地处平原地带。南隔汶河与牛泉镇接壤,村东是小辛庄村,西邻鲁西村,北以泰莱高速公路与何家庄为界。人口720人,219户,耕地828亩。
据桥头碑记载:北宋天禧三年(1019年)王姓建村,村南小河上有五孔石桥,以桥名村石桥子。起初,居民以刘、毛二姓为多,后毛姓渐衰,最后不知所终,今全村8姓,以王、亓两姓居多,居民大多为明朝洪武初年由-迁聚。
民国初年,全县划为10个区,石桥子属第十区;1941年,莱芜划为三县,石桥子初属新甫县;1944年夏,随鲁西区划归莱芜县;1945年10月,三县合并,全县划为13个区,石桥子属鲁西区;1951年3月,莱芜县各区由按地名称呼,改为数字称呼,石桥子属第四区;1955年10月,区名改用地名称呼,第四区复称鲁西区;1958年3月,为适应农业合作化的新形势,县委撤区并乡,撤销鲁西区,同时建立鲁西乡,石桥子属该乡管辖;1958年10月,石桥子属鲁西人民公社;1959年3月,方下人民公社、鲁西公社合并,称为方下人民公社。之后,方下公社更改为办事处、镇,隶属关系未变。
石桥横贯村东义和沟。唐代,义和沟四季长流,那时沟东大辛庄建有大圣寺,香火非常兴盛,村西又邻鲁西大村,石桥子是交通中间站。唐太宗时期,村人在义和沟上建桥,桥墩用大石块砌成,共四座,桥面用厚石板铺成,因石块宽度不等。每孔桥石板数不尽相同,因而就成为“五孔二十三桥板”之奇观,这在我国桥梁史上实属少见。所以,石板曾一度闻名遐迩。据传,走南闯北的石桥人,所到之处,只要说自己是石桥子人,人们便以“石桥有几孔几桥板”的问题来验证。
石桥曾一度为新泰至淄博的交通要道。有利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推动了石桥工商业的发展。宋代时期,冶铁、制陶业发达。村中有宋代冶铁遗址,出土有瓷罐、铁硫渣等物。石桥建成后,桥头两端店铺也应运而生。清顺治年间,有王姓、马姓两家旅店小有名气,有“石桥子开店一沙毡”之说。同时,石桥子又是强盗经常出没的地方,一些有钱大户和富商经过此地时,总是提心吊胆,生怕遭劫,所以有“宁走九江口,不从石桥子走”的说法。
石桥曾经过战火的洗礼。抗战时期,鲁西村是日军的一个据点。日本军火和粮草运输都必须经过石桥。1944年,八路军攻打鲁西据点,为切断日军军需供应,阻止日军溃逃,村民配合八路军将石桥桥板掀掉一部分,每孔剩一块,为彻底消灭盘踞在鲁西占据的日伪军起了重要作用。抗战胜利后,莱芜人民掀起了保家卫国、保卫胜利果实的参军运动。1946年冬,有10名青壮年报名参军参战,石桥子村民在石桥上举行欢送仪式;1947年,为支援莱芜战役,石桥子也在“一切为了前线”的号召下,投入到轰轰烈烈的支前运动中,石桥上车轮滚滚。
石桥子人头脑灵活,经商意识强。从过去的旅店,到现在的刘家杂货店、王家油果铺、亓家煎饼铺、王家挂面房、王家养猪厂、吴家生姜代购处生意红红火火,此外,还有一支由40多人组成的废旧物品回收队伍。他们每天早上乘车进城,傍晚又搭车回家,收入不菲。
过去的说法是石桥子人精明,但富不了家。解放前也只是有几户土财主,很少有常年雇工,与邻村鲁西相比,逊色不少。 解放后,直至20世纪70年代,村民生活仍落后本地平均水准。到80年代初.经营日用小百货的王增祥拥有了全村第一台电视机。从此,石桥子变化日新月异。十年后,村里安上了电话,黑白电视机拥有率达75%,并出现了彩色电视机。2000年,成为电话村,电话基本普及,其它高档家电走进寻常百姓家。期间,村庄布局也不断变化,1999年实行旧村改造,通开了南北街、东西街,硬化了路面。沿路两边,店铺林立,甚是红火。
石桥子村自建村以来就重视文化教育,清代不少人获取功名,出现过文举、武举。1954年建起了小学堂。1978年重修校舍。1986年新建小学14间,合班并校后改建成高标准幼儿园。尊师重教的风尚,促进了村民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自1977年至2002年,先后有54名学生考取了大中专。1990年至2002年,小学入学率和初中毕业率均保持100%。
如今的石桥子村正在飞速发展,人们物质生活不断提高,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数据来源于莱芜市人民政府网站
石桥子村附近有莱芜战役纪念馆、房干生态旅游区、莱芜龙山、雪野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济南香山旅游区、鲁中抗日战争展览馆等旅游景点,有莱芜生姜、莱芜黑猪、莱芜猪、莱芜吉山黑鸡、高庄芹菜、莱芜白花丹参等特产,有顺香斋、亓氏酱香源肉食酱制技艺、孟姜女文化传承故事、中元节(莱芜中元节习俗)、蹉地舞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