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家岭村介绍

司家岭村位于莱城西18公里,杨庄东南2.5公里处。村南有辛(店)泰(安)铁路通过,并设有车站。铁路南面有占地8亩的镇沙厂、占地40亩的莱芜市煤碳化工局货场及占地2亩的泰安装卸作业所;西部还有占地15亩的莱芜市开源公司装货台货场;村北有雪野干渠;东邻胡宅村,北与罗家洼接壤,西与侯家洼相连,村南是小桥沟村。全村950口人,350户,耕地1650亩。村庄位于长埠岭最高点,站在岭上,放眼四周,数十里内村落尽在眼底。

据《李氏谱》记载,明洪武二年(1369年)李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因址在土岭,原系张里村司姓所有,故名司家岭,借以名村。据传最初有蔡、叶、徐、张、王、郑六姓为老户人家,后蔡、叶、徐三姓已失传,今全村共有13姓,以李、刘、苏、王姓居多。

清康熙《莱芜县志》记载:“张里保•司家岭”。从民国初期至今,该村先后隶属莱芜县九区、十五区、胡凤乡、杨庄人民公社、杨庄办事处、杨庄镇。

1954年,该村由互助组发展为两个初级社,实行“土地分红,人劳各半”分配制度。1956年由原来的4个自然村(司家岭、大闫桥、小闫桥、小桥沟)成立了“中华农业高级社”,社长李光伦。1960年高级社解体,以自然村为核算单位,属杨庄人民公社,该村为8个生产队,书记毕效曾。

冬闲时家家有手工编席习惯,聊补生活之不足,不会经商做买卖。1975年公社党委发动全民根治长埠岭,进行水、土、路综合治理。奋战3年,硕果辉煌,该村得到了极大的效益,使零星、高低不平的丘陵变成了平展展的小方田。村北挖深方塘两个,容水3万方。雪野干渠的修成,解决了水源,使地能排能灌。加之实行间作、套种,粮食产量倍增,每年交纳公粮达20多万斤。该村养殖业也空前发展。养殖大户李遵臣,每年养肉牛20余头、猪60多头,收入十分可观;王占文、王占武两兄弟勤劳致富,拥有50拖拉机、大型收割机、大型旋耕犁,每年收入数万元;运输户毕京奎每年收入十几万元;养鸡干只以上的有十几户;另有养蚕户、养羊户、养兔户数10家,真是六畜兴旺。加之每年20余万元的货物装卸收入,使村民收入有了大幅度增长。

自1977年恢复高考至今,村0考出中专、大专、本科生近30人,其中研究生两名(李树强、张英会),留学生1名(王宾,新加坡)。毕业于武汉军大的亓钧,在北京海军司令部审计局任职,从清末到解放前后,该村曾有过3位擅长书法者,秀才李德芳的蝇头小楷,李继春的楷书,李灿兰的柳体字闻名乡里。自学成才的亓兆昌在天津市曾任洗染行业业务负责人。

司家岭村人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1947年曾发生过“司家岭惨案”。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中,该村青年踊跃投身于革命,先后有5人光荣牺牲,他们是李德森、孙继秋、郑玉柯、李服先、王建芳。解放战争中受伤致残者两名:李子恒、李遵全;在部队任营连级军官者4人:王正芳、李遵恒、李树范、苏江池;后王正芳转任莱芜县物资局局长,李树范在江西省铀矿医院任院长。赴朝归来的王军昌,任新汶煤矿医院院长。王金秀任邮电局的技师。20世纪60年代入伍的亓学之,现在杭州某部任副师长;亓东之现任泰安市信访局局长。

司家岭村民历来喜欢文艺活动,解放前后就有年后踩高跷、搭台唱戏的习俗。六、七十年代为适应形势配合宣传,组成了文艺宣传队,参加者40多人,组织者苏全福、郑怀富、亓京之,先自编自演《血泪仇》等话剧,后用莱芜梆子排练现代戏《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沙家浜》,演出后受到了群众的好评,并先后应邀到郭庄、五龙口、石家河等村演出。

司家岭村民自明迁聚以来,世代勤劳勇敢.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繁衍生息,创造着新的文明、新的生活。在新的世纪里,他们将更新观念,依靠科技,辛勤耕作,创建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数据来源于莱芜市人民政府网站

司家岭村附近有莱芜战役纪念馆、房干生态旅游区、莱芜龙山、雪野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济南香山旅游区、鲁中抗日战争展览馆等旅游景点,有莱芜生姜、莱芜黑猪、莱芜猪、莱芜吉山黑鸡、高庄芹菜、莱芜白花丹参等特产,有顺香斋、亓氏酱香源肉食酱制技艺、孟姜女文化传承故事、中元节(莱芜中元节习俗)、蹉地舞等民俗文化。

司家岭村周边行政区地图

济南乡镇街道地图

济南社区/村地图

谷歌地图导航

CopyRight 2020-2024 谷歌地图网 All Rights Reserved.浙ICP备2024058711号

谷歌地图提供全国各省市高清卫星地图在线查询服务,包括局部详细的实景卫星地图,地图资料涵盖了全国350个城市地区,可放大查看城市的每一条街道及三维地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