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由来:此地地处“大幽山口”,故名。
2019年1月,山口镇入选为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2012年1月,山口镇上榜江西省第四批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山口位于修水县的东南部、修铜两县交界处,历来乃兵家必争之地,当年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曾整编驻扎于此。面积173.8平方公里,人口20016人,下辖12个行政村,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特别适合生态农业的发展。
山口人素来民风古朴,热情好客,礼貌待人,勤劳俭朴,艰苦创业。山口人喜饮茶,遇客先敬一碗茶,尤以客家茶系为主。地方风味有哨子、腊肉、扣碗肉、艾米果,清蒸洋鸭更是修水餐桌上的一道名菜,它具有滋阴润肺之功效。山口集镇市场繁荣,有传统的赶集习惯,每月二日、十六日为墟期。改革开发以来,市场交易更为活跃,建有农贸市场3000多平方米,生猪交易市场1个,平时赶集有4000余人参加,中秋节、春节、国庆节、元旦或恰逢这些节前后的墟日,赶集者多达5000至10000人不等。县城、县内各乡镇,甚至铜鼓、平江、奉新等地客商也云集此地进行交易,日交易额为十万元,年成交额为八百多万元。
山口境内有一来苏村,传说是村人为感激和怀念苏东坡来过此地而得名。苏东坡来时过渡的渡口称作来苏渡,并建有苏公亭一座。
山口自古以来文化教育比较兴盛,查阜西便是其中杰出代表。查阜西,山口来苏人,自小聪颖好学,一生致力于古琴研究,取得了卓越成就,并参与组织著名的“两航起义”,为祖国和人民作出了重要贡献。解放后,当选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曾任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古琴研究会会长,中央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系主任等职。
山口陈家大屋
坐落在桃坪村的陈家大屋和全县唯一保存下来的清代文峰古塔虽经百年风雨面貌依旧。陈家大屋建于清朝乾隆六年(即公元1744年),坐落在山口镇桃坪村。共分四间分祠,即退隐分祠、文権分祠,载阳分祠,
山口老街
山口镇位于修水县西南部,修河主要支流武乡水穿境而过,良田千顷,万山迭翠。山口镇历史文化悠久、古建筑村落保存完整,民风名俗源远流长,自然环境优美。在山口集镇的西南方向,是一片规模很大的老房子
历史沿革:
商,属艾侯国。
秦、汉,属艾县。
自唐贞元十六年(800)至清末(1911),属分宁县、宁州、义宁州武乡二十九都、三十二都。
1912年后,属义宁县。
1914-1949年,属修水县山谷区,分设山口乡、漫江乡一部分。
1949年,属山口区。
1956年,为山口、溪南2乡。
1958年9月,成立山漫公社、田铺公社。
1960年3月,合并组建山口公社,1961年6月,分设山口公社、桃坪公社,1966年4月,桃坪并入山口,1972年10月,复分山口、桃坪2公社。
1984年5月,撤社建山口乡。
1995年12月,山口乡、桃坪乡合并为山口镇,地名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