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孝明帝正光四年(523年),郦道元担任河南尹。其任职期间,深入轵县(今济源市),考察河道沟渠。郦道元所著《水经注》记载:“添浆村南有谢封沟水,水流至绮里村东……”。当时,谢封或为村庄,或为沟名,史无考证。明末清初,于、张、王、齐等四大家族先后落户,临水(金线河)而居,形成沟东、沟西,立村谢封。之后,赵、杨、郭等姓氏迁入,因村庄周围峰峦,便易名谢峰。1946年,二区干部卫庚章驻村土改遇害。为了纪念烈士,中共济源县委、济源县抗日政府将谢峰村改名庚章,沿用至今。
庚章村距轵城镇政府驻地8公里,位处东南部丘岭地带。东邻张金村,西隔207国道相望南李庄,南接宋沟村,北毗金河村。公社化时期,庚章大队辖源沟、宋沟等9个自然村,区域面积广,人口众多(3800余人)。1981年11月,由公社党委申请,济源县委批准,三村分离,从此各自为政。庚章村5个居民组,237户,1026人,居住在沟东、沟西自然村。耕地面积1300余亩,农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经济作物大多为冬瓜、洋葱等高产量蔬菜,地黄等药材种植百亩左右。
1980年,庚章村第一个村办企业—日产6万余斤的小型面粉厂建成,解决了村民换面难问题。1985年引进外资,临207国道建起机制砖厂,解决了村民搬迁盖房用砖问题。1991年至1992年,相继在河东、河西老村宅基地扩建机制砖厂,年产红砖逾越2000万块。砖厂提供村民就业岗位100余人,并拉动农户数十辆拖拉机组成专业运输队。1994年村民每人集资30元,村里筹资10万余元,废旧立新,建两层共26间的教学楼,改变了学生读书环境。1996年,利用207国道交通便利条件,建预制场和煤炭转运站。同年,庚章村铺柏油路3000余米,架设桥梁两座,结束了村民“晴天出行一身灰,下雨上路穿胶鞋”的历史。
庚章是“济源市3+1(水环境整治、生活垃圾处理、生活污水处理和城乡供水一体化)先进村”。2005年复修并硬化柏油路600余米。2006年5月完成安全饮水工程。同年8月,疏浚金线河道600余米。2008年硬化1300米沟西已损柏油路面。2009年实现“户户通”。村内建成文化广场,完善体育器材,修筑游园凉亭,成为济源市新农村建设观摩村。
2015年,庚章村继续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新修水泥大道1400余米,连接起通往宋沟、源沟、绮里和金河等村的必经之路;落实重建宽9米、长13米的、年久失修的金线河桥,便利大型车辆通行;计划提升卫生所医疗条件、珍治环境,方便村民看病康检。2017年,庚章村将争取农业开发项目,硬化田间道路2100米,打机井13眼,配套机井15眼,修渠810余米,铺地埋灌溉管道8000余亩,改造农用电网,增设4台抗旱变压器,为农业发展提供保障;将利用“一事一议”的奖励资金,改建居民二组、三组的水冲式厕所,铺设排污和泄洪管道1700余米,建45立方米化粪池一座,居住环境达到优化。
庚章村附近有银河峡、济源王屋山风景区、五龙口、济源黄河三峡、济源伊利乳业工业旅游景区、济源南山儿童公园等旅游景点,有济源冬凌草、济源核桃、天坛砚、寺郎腰大葱、济源盘砚、济源玉皇李等特产,有愚公移山传说、邵原神话群、灯彩(汴京灯笼张)、愚公移山传说、邵原神话群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