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棠镇介绍

地名由来:甘棠镇因以前当地水利条件差、水资源匮乏而名为“干塘”,后雅化为“甘棠”而得名。

2014年9月,环境保护部授予甘棠镇2012年—2013年度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

"甘棠镇位于双峰县最西端,原为甘棠乡,1994年撤乡建镇。西与邵东交界,北与涟源接壤,东南与本县的三塘铺、印塘相邻。全镇土地面积132.87平方公里,辖83个村、2个居委会、77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7.3万人。

该镇交通发达,物产丰富。青甘、太甘公路横贯南北,与320国道和双娄、双涟相联,在建的潭邵高速公路、洛湛铁路亦自东向西穿过;镇村公路蛛网密布、联通各个村组。金家的煤炭储量丰富;甘棠铺西瓜独具风味、全省闻名;山斗药材独领-,享有""药都""之美称。山斗华天洞,自东向西绵延数十公里,洞中有厅、洞厅相连、""幽、险、奇、壮""而著称,最具旅游开发价值。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10年来,甘棠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树形象、立权威、谋发展""的工作思路,各项事业都取得显著成就,1996年跻身全省经济实力""百强镇""。

乡镇企业迅速崛起。2000年,全镇有各类乡镇企业678家,总产值7.82亿元,成为全镇国民经济和财政收入的重要支柱。其中工业总产值2.72亿元,形成了以水泥、煤炭、建材、铸造、中药材加工为支柱的工业体系,1996年被评为""娄底地区乡镇企业十强镇""。近年来,该镇辟建工业小区,已有10多家上规模的不锈钢、中药材加工企业落户区内。

 农业是该镇的基础产业,近10年来,该镇在进一步巩固发展粮、猪主导产品的同时,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已建立起中药材、西瓜、竹荪、小水果等高效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业基础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

""公路通、百业兴,要想富、先修路""已成为共识。10年来,新修镇村公路127公里,实现了村村通公路。小城镇建设日新月异,一座崭新的农民城已在甘棠镇崛起,10年来,基础设施累计投资150多万元,先后建成日产300吨的自来水厂、邮政电信大楼,开通1000门程控电话和移动通信,全镇90%的村通电话;新建了镇政府和镇财政所办公大楼、镇农贸市场、客运站。

镇党委、政府按照""党政一把手负总责、部门单位包干、经常工作为主、节育措施到户""的工作要求,扎实开展计划生育工作。

双峰朱家大院

朱家大院坐落在双峰县甘棠镇香花村、嘉祥村,村庄四面环山,一条小溪从两村中潺潺流过。朱家大院始建于清朝咸丰年间,完成于民国初年。主建筑群由家训堂、松翠堂、绍子堂、伟训堂四堂组成,建筑面积2万多

历史沿革:

清代,属湘乡县清乐乡新安三十四都和常丰三十三都部分。

民国时期,属湘乡县第七区新安乡和常丰乡部分。

1950年,属湘乡县第七区的新安、常丰2工作组。

同年,属湘乡县第七区龙安、白吉、赛田、山斗等10乡。

1952年,属双峰县。

1958年,属甘棠、金家2公社。

1968年,属甘棠、山斗、金家3公社。

1984年,公社改乡,属甘棠区甘棠、山斗、小富、金家4乡。

1989年2月,属甘棠乡。

1994年,乡改镇。

甘棠镇周边行政区地图

娄底乡镇街道地图

娄底社区/村地图

谷歌地图导航

CopyRight 2020-2023 谷歌地图网 All Rights Reserved.皖ICP备2023000207号

谷歌地图提供全国各省市高清卫星地图在线查询服务,包括局部详细的实景卫星地图,地图资料涵盖了全国350个城市地区,可放大查看城市的每一条街道及三维地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