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由来:
因乡人民政府驻地位于葛条港村而得名。在明朝嘉靖年间,山东许姓移民来此落户,村中港地长葛条,依植物葛条取名葛条港。因乡政府驻葛条港得名葛条港乡。
基本介绍:
一、基本情况
葛条港乡所辖14个行政村,全乡共有总人口23104人,总户数6992户。其中农业人口22679人,6667户;非农业人口425人,325户,总耕地面积45877亩。
葛条港乡位于昌黎县城东5公里外,属于县卫星乡镇。北靠205国道和京山铁路,昌黄快速公路从中部穿过,便利的交通和优越的位置为全乡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种植情况
葛条港乡是一个农业种植大乡。主要粮食作物为小麦、水稻、玉米。其中小麦亩产361公斤,总产292.3吨,总产值321.5万元;水稻亩产494公斤,总产4221吨;总产值590.9万元;玉米亩产433公斤,总产6222吨,总产值622.2万元。
全乡现有果树面积5481亩,总产8030吨;蔬菜面积6316亩,总产18195吨。其中主要以苹果、桃、甘兰、白菜为主。
三、全民收入情况
全乡人均纯收入2632元,国民经济总收入23732万元。
四、乡企业情况
近几年,乡党委、政府本着“走出去,引进来”的方针,努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并制定了各项优惠政策。截至目前全乡共有乡镇企业22个,其中个体22个,为我乡解决剩余劳力728人,年总产值可达4608万元。其中以秦市利国冷冻食品有限公司、天利鞋业有限公司、太阳红彩色印刷厂为我乡的龙头企业。现昌黄公路两边的乡工贸小区已初具规模。
五、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葛条港乡所辖14个行政村,现已村村通了山坡路,村村通电话,村村通有线。农网低改、打井修渠等基础设施已趋于完备,为全乡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提供了可靠保证。
为了解决乡南片农民购、卖难的问题,经乡党委、政府研究决定于去年在原有葛条港、西沙河两个集市的基础上,又在康官营村增设了一集贸市场,大大方便了周边群众,满足了市场交易需求。
六、科教、文化情况
葛条港乡成人教育学校,结合全县在农村再次兴起学习“-”新0的活动,积极组织培训,为全乡培养了1000余名科技致富能手。为扩大宣传范围,增强宣传力度,乡文化站定期在全乡轮回播放科技教育片,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
历史沿革:
1953年5月置。
1956年8月后钱庄乡并入。
1958年8月为大蒲河人民公社葛条港管理区,同时将姚家庄、西王庄、后钱庄、东钱庄、西钱庄划出。
1961年5月建葛条港公社。
1984年2月复置乡。
1996年3月西沙河乡并入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