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濠街道介绍

地名由来:街道由达濠古城而得名。

荣誉排行:

2021年6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达濠街道人口数量为7.39万人,位列濠江区各街道人口数量排行榜第1位。

基本介绍:

达濠街道位于-区中部,东连广澳街道,西至深汕高速公路达濠路段,南临-,北接汕头海湾大桥,总面积20.2平方公里。1987年初设立,下辖濠滨、达濠、达埠、赤港、赤隆、青篮、青林、青盐、葛洲、西堆10个居委会及包帆、放钓、赤濠3个渔业经济联社,总人口73000多人,旅外侨胞、港澳台同胞近3万人。是区0所在地,全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工业基础比较扎实,民营经济较为发达。现有工业企业155家,以民营企业为主,初步形成以出口工艺制品为主,塑料、印刷、服装、化妆品等行业齐头并进的工业发展新格局,工业生产初具规模。2000年,全街道年产值上1000万元的企业有18家,上500万元的有23家。去年,全街道完成工农业总产值12.22亿元,地税收入1226.16万元。并有濠滨、赤港、达埠3个居委会工业产值上亿元。

特色经济的培育初见成效。街道结合实际,大力发展"一街一业"和"一居一品"工程。濠滨居委的塑料制品业,赤隆居委的包装印刷业,达居的工艺制品业,西堆居委的池养殖业,葛洲的青蒜、蛇舌草种植业,放钓的水产品加工业等均有一定的规模,发展"一居一品"特色产业初见成效。确立工艺制品为支柱产业,全街道共有工艺制品企业18家,去年完成工业产值2.5亿元,税收约600万元,行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22%,税收约占工商总税的25%。去年被市定为工艺制品基地。

建筑业、农渔盐业多业并举。建筑业通过南濠建筑公司改制为隆泰建筑有限公司,晋升为二级建筑施工企业,落实经济承包责任制,开拓市场,使建安生产得到巩固提高,全年完成建安产值6850多万元。农业立足巩固基础地位,加强农渔业基础设施建设,2000年投入农田水利建设资金53.6万元,修建渠道10338米,新建水闸1座,改善生产条件,提高防洪抗灾能力。2000年街道完成粮食种植面积4408亩,亩产500公斤,总产值2208吨,渔业总产值16109吨,产值5234.48万元,农业总产值7278.49万元,比增4.88%。

街道投资环境日臻完善。现有大园、西园两个工业区,供水供电及通讯设施完善,有建成厂房出租,还有成片工业用地可供开发,青盐、葛洲、赤隆等小型工业区亦初步形成规模。

达濠古城墙

说起长城,无人不晓,长城之闻名因其“大”,而你知道中国现存最小的“古城”吗?它,就是达濠古城。其面积用一般丈量区域面积的度量单位来表述,真是天可怜见,只有0.014平方公里,还没有一个足球场

河渡炮台

河渡炮台位于汕头市达濠镇南,河渡村西侧的门嘴山上。河渡,也名河渡口,河渡门,为达濠出海口,为商船停泊之地。也为海防要地。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两广总督杨琳奏准在此筑建炮台。炮台方向南

东湖岭

东湖岭位于达濠岛东部,大了望山与小了望山之间,岭顶筑有“湖光亭”。岭下有一个水库叫“岭脚水库”,是达濠重要的水利设施。岭脚水库始建于1959年,1962年建成,主坝长175米,副坝长70米,

达濠万人墓

达濠万人墓,位于濠江区达濠街道赤港居委赤港山后,处濠江区政府东南1公里。现墓园占地面积约3万平方米,建设有纪念碑、墓园广场、墓园入口及雕刻、石级台阶。民国廿八年(1939)日军入侵后,达濠乡

历史沿革:

古称“鞑濠”“达头埠”“达埠”,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以前属潮阳县奉恩乡,之后属潮阳县招收都,是都驻地。

民国十年(1921年)~1956年11月,属潮阳县第三区,是区公所驻地。

1956年12月~1958年8月,设达濠镇。

1958年9月~1961年2月,属汕头市郊区红旗公社、达濠公社。

1961年3月~1975年11月,属潮阳县达濠公社。

1975年12月~1983年,属汕头市郊区。

1984年1月,汕头市达濠区成立,设达濠、青篮等4个街道和14个乡。

1987年3月,达濠、青篮街道合并为达濠街道。

2003年3月,撤达濠区、河浦区,设立濠江区,达濠街道建制不变。

达濠街道周边行政区地图

汕头乡镇街道地图

汕头社区/村地图

谷歌地图导航

CopyRight 2020-2023 谷歌地图网 All Rights Reserved.皖ICP备2023000207号

谷歌地图提供全国各省市高清卫星地图在线查询服务,包括局部详细的实景卫星地图,地图资料涵盖了全国350个城市地区,可放大查看城市的每一条街道及三维地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