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坎子。建制村。隶属新农村乡。因驻地而命名。
下坎子村现辖区域: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隶属新民府巡警总局第三分局,分局驻地在公主屯,瓦房(现新农村)为分所所在地。1908年(清光绪三十四年),新民府巡警总局改为警务局,各分局改为区,隶属关系不变。1910年(清宣统二年),隶属新民府第六警区,警区驻地在公主屯。1913年(民国二年),新民府改称新民县。隶属新民县第六警区,警区驻地在公主屯。1923年(民国十二年),政区和警区分开,隶属新民县第七区,区公所驻地在吴家屯。东北沦陷时期,隶属新民县第七区大柳屯警察。国民党统治时期,隶属新民县第七区黄家岭乡
解放初期,隶属新民县第七区,区政府驻地在大柳屯。1949年10月,隶属新民县第八区驻地在公主屯。1950年4月,隶属新民县第八区,区政府驻地在公主屯,下坎子为所辖村。1958年2月,隶属新民县新农村乡。1958年10月,隶属公主屯人民公社。1961年7月,隶属新农村人民公社,下坎子为生产大队。1983年9月,实行乡(镇)、村制、撤销新农村人民公社,设立新农村乡,下坎子生产大队随之更名为下坎子村,隶属新农村乡
下坎子村位于东经123°00′,北纬42°14′坐落在乡政府东5千米处。东隔秀水河与公主屯镇孙家窝堡村相望,西与新农村相邻,南与马圈子村搭界,北与靠山屯村接壤。
2012年,下坎子村辖下坎子、侯房身、刘房身、赵房身4个自然屯。总户数405户,总人口1395人,总人口中有非农业人口34人。
总面积8平方千米,地势北高南低,土质为沙土。耕地面积6947亩,林地面积4500亩。主要粮食作物为玉米、高粱、大豆;主要经济作物有花生、地瓜村内有小吴线公路穿过,村内路段长4千米。
下坎子
下坎子,自然屯。村委会所在地。隶属下坎子村。
1873年(清同治十二年),有陈姓人家来此地落户居住。后立屯时,因此地处于下坡地段故取屯名“下坎子”(“坎子”也为“岗坡”)。下坎子屯位于东经123°00′,北纬42°14'。东与侯房身屯毗连,西与靠山屯接壤,南与马子屯搭界,北与法库县叶茂台镇刘家窝堡相邻。总户数193户,总人口674人。总面积2.82平方千米,地势北高南低,土质为沙土,耕地面积3185亩。主要粮食作物为玉米、高粱、大豆;主要经济作物有花生、地瓜。
侯房身
侯房身,曾用名侯家房身,自然屯。隶属下坎子村。
1644年(清顺治元年),有几户侯姓人家在此地落户立屯,因屯靠近秀水河子后身,故取屯名侯家房身,后因当地人多年习惯而简称“侯房身”。
侯房身屯位于东经123°01',北纬42°14'。坐落在村委会东1千米处。东与公主屯镇孙家窝堡屯接壤,西与下坎子屯相邻,南与赵房身毗连,北与法库县刘家窝堡屯搭界。总户数116户,总人口406人。总面积2.1平方千米,地势北高南低,土质为沙黑土,耕地面积1861亩。主要粮食作物为玉米、小麦、高粱;主要经济作物有花生、豇豆。
刘房身
刘房身,曾用名刘家房身,自然屯。隶属下坎子村。1644年(清顺治元年),有刘姓人家先居此地。房屋建于秀水河子的旁边地段,立屯时。故取名刘家房身。后因当地人多年习惯简称“刘房身”。
刘房身屯位于东经123°01',北纬42°13′坐落在村委会东南1.5千米处。东与公主屯镇孙家窝堡屯接壤,西与下坎子屯毗连,南与马圈子屯搭界,北与赵房身屯相邻。总户数18户,总人口61人。总面积0.98平方千米,地势平坦,土质为沙土,耕地面积81亩。主要粮食作物为玉米大豆;主要经济作物有花生、豇豆。
赵房身
赵房身,曾用名齐赵房身,自然屯。隶属下坎子村。
1644年(清顺治元年),有齐赵两姓人家来到此地居住,房屋建于秀水河子的旁边地段,立屯时,故取名齐赵房身。后因当地人多年习惯简称“赵房身”。
赵房身屯位于东经123°01',北纬42°14'。坐落在村委会东南1.3千米处。东与公主屯镇孙家窝堡屯接壤,西与下坎子屯毗连,南与刘房身屯相邻,北与侯家房身屯搭界。总户数78户,总人口254人。总面积2.1平方千米,地势平坦,土质为沙土、黑土,耕地面积1820亩。主要粮食作物为玉米、高粱、大豆;主要经济作物有豆、花生、地瓜。
下坎子村附近有三农博览园、仙子湖、沈阳西湖、沈阳新民清真寺、高台山遗址、新民文化博览园等旅游景点,有小梁山西瓜、公主屯鸡蛋、柳河沟香瓜、新农寒富苹果、沈阳羽毛画、太阳鸟等特产,有谭振山民间故事、谭振山民间故事、老龙口白酒传统酿造技艺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