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由来:以原驻地大安得名,意为安宁吉祥,故而得名。
2007年1月,环境保护部授予大安镇第六批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称号。
大安镇位于通化县东北部,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4.6摄氏度,最高气温35.1摄氏度,最低气温-39.7摄氏度。无霜期125天,多年平均蒸发量1210毫米,冻土期6.5个月,多年平均降雨量815毫米。7、8、9三个月占全年降雨量的70%左右。日照4~9月份2000~2200小时,日平均8小时,有效积温2650~2700摄氏度。大安镇地处长白山区,幅员面积259940.4亩,森林资源丰富,林区面积占总面积的80%以上。辖6个行政村,农业人口6732人,耕地15455亩。
大安镇矿产资源异常丰富,资源优势明显,铁、煤、石灰等储量高。近年来,随着工业的快速掘起,镇域经济发展迅猛,成为全县锐收大镇和经济强镇。2006年被省政府评为省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镇。
大安镇基础设施完备,服务功能齐全,政策优惠,投资环境优越.我们竭诚欢迎各方有识之士来投资创业,共谋发展。
通化松花石老坑遗址
通化松花石老坑遗址位于通化市通化县大安镇湖上村、二道江区长胜村,类别为古遗址。通化松花石老坑遗址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大安镇大安村无名革命烈士墓
大安镇大安村无名革命烈士墓,位于通化县大安镇大安村南2公里处、水洞河边,占地面积900平方米。大安镇大安村革命烈士墓安葬着“四保临江”战役牺牲的我东北民主联军辽东军区三纵、四纵将士48名。墓
大安镇上四平村无名革命烈士墓
大安镇上四平村无名革命烈士墓,位于通化县大安镇上四平村村北1公里处,距镇政府驻地大安村18公里,占地面积30平方米,保护范围面积30平方米,2008年进行改建。墓地安葬着三保临江战斗中牺牲的
大安镇下四平村无名革命烈士墓
大安镇下四平村无名革命烈士墓,位于通化县大安镇下四平村村东1华里处,据镇政府驻地大安村10公里,占地面积60平方米,保护范围面积60平方米。1946年12月至1947年4月,国民党为实现占领
下四平村老村会沟无名革命烈士墓
大安镇下四平村老村会沟无名革命烈士墓,位于通化县大安镇下四平村东北1.5公里处,距镇政府驻地大安村10公里,占地面积600平方米,保护范围面积400平方米。1947年1月30日,国民党军以3
历史沿革:
清初至设县(1887)期间,归清兴京府管辖。
光绪三年(1877)通化设县后,其区域为大生保(水洞沟)和道生保(干沟子)所辖。
宣统二年(1910)撤保改乡,为恭梓乡所辖。
1923年设太平(水洞沟)、保安(四平沟)2个村,分归二区、三区管辖。
1934因当时政治需要,将太平村更名为大安村,大安称谓至此开始。
1939年设立村屯制,整个区域设立1个大安屯,归鼎新村所辖。
1945年光复后,仍设大安、保安2个村,归热水河子区管辖。
1948年将保安村划分为上四平、下四平2个村。
1950年又从大安村划出水洞村,整个区域共设4个村。
1955年7月称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6年2月设立小乡,即水洞和四平2个乡,归四道江区管辖;同时,将原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改为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其中,水洞乡辖水洞、大安2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四平乡辖上四平、下四平2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8年8月实行人民公社化,将高级社称为管理区,又从大安高级社划出湖上管理区,整个区域共设5个管理区,归四道江分社所辖。
1961年5月将各管理区改称生产大队,其中:水洞、大安、湖上3个大队归通化市鸭园公社管辖,上四平、下四平2个大队归通化市五道江公社管辖。
1962年6月市、县分署后,将区域内5个生产大队合并成立大安人民公社,驻地大安大队。
1978年从上四平大队划出砬门里大队。
1980年3月18日从下四平大队划出下四平二大队。
1982年更名为建平大队。
1983年9月取消人民公社,建立大安乡人民政府,各生产大队改为村民委员会。
1995年2月25日撤销大安乡,建立大安镇。
2001年9月26日大安镇政府驻地由大安村迁至水洞村,名称一直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