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汉寺街道介绍

地名由来:相传有一天,在黄氏宗庙的天上有块乌云久居不散,正中午时鸡飞在庙的屋上叫,狗在庙门前叫,当时庙里的和尚一气之下,把鸡狗打死,顿时鸡血狗血冲天而去,乌云顿散,晚上一神仙托梦给和尚说:“天象所示,黄氏有改朝换代之嫌,如不斩断龙须必遭来族之灾祸”。第二天和尚将此事一并告诉黄氏公,黄氏公决定带人在庙前50米处挖塘断龙须,就是现在的寺塘,谁知寅时挖三尺土,卯时就长平,连挖数日,土都未少半箕。一日,和尚又得一梦说:“不怕挖,不怕挑,只怕铁钉钉我腰。”和尚将梦告之于众,其中有一人想试真假,便用七寸铁钉钉入地下顷刻遍地土色由黄变红,从此挖土土不长,不几个月便挖成一口大塘,并挖出三尊铁罗汉佛像。那口塘就是现在的寺塘,挖的土堆放在对面成了个土丘,就是现在罗汉中学做宿舍楼的地方,挖出的三尊铁罗汉佛像经黄李二公合议,在黄氏宗庙的右边即罗汉寺庙旧址那个地方,建造一个寺庙,把三尊铁罗汉佛像供奉在里面。这三尊铁罗汉佛像底座近2米宽,高约3米,所建庙宇连四间,占地近150平方米,取名罗汉寺。

2021年10月,农业农村部认定罗汉寺街道为第十一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草莓)。

2017年2月,湖北省环境保护厅命名罗汉寺街道为2016年度湖北省省级生态乡镇。

罗汉寺街位于黄陂区中部偏西,是黄陂区北部生态旅游区南大门,东界王家河街,北接长轩岭街,西连李家集街和祁家湾街,南临前川街。版图面积132.8平方公里,辖45个行政村,2个社区,551个村民小组,376个自然湾,总人口7.3万,其中:农业人口6.9万。罗汉寺的历史可追溯至明末清初,因寺得名,是一个古老的集镇。境内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既适宜种植农作物、多种经济作物、观赏花卉和树木,也适宜野生动物的繁衍生息。街道紧紧围绕构建“富裕罗汉、和谐罗汉、生态罗汉”的总体目标,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和“农业稳街、工业强街、特色兴街”的发展战略,统筹城乡,实现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2009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8.72亿元,其中:农业生产总值2.7亿元,工业生产总值5.02亿元,三产业生产总值1亿元;国地税收入2356万元,其中:国税收入389万元,地税收入196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808元。2008年,街道获得“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先进集体”、“2008年度全省农村团建百优乡镇”、“2008年度全市农村家园建设行动计划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2009年,街获得“湖北省2009年度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省级先进街道”、“武汉市安全生产责任目标考核先进单位”、“2009年度全市农村无力自建房危房改造工作先进单位”、“2009年武汉市第八届运动会全民健身活动先进单位”等称号。

-

农业发展

罗汉寺街现有耕地面积6.7万亩,山林面积2.7万亩,水面9157亩,是一个农业大街,粮食总产曾位列武汉市前五强。街道依托城市近郊区位优势,发展定位于都市农业产业,着力农业产业化、集约化和规模化,培育五大特色产业基地和一大生态休闲园区:大兴种业基地(以大兴、张扬为核心,建立万亩优质稻制基种地)、优质稻产业基地(新建两个一万亩优质稻生产基地)、畜禽养殖基地(10万头肉猪生产基地、100万只水禽生产基地)、水产养殖基地(沿合丰堤垸建设3000亩稻虾共育基地)、花卉苗木基地(以黄土公路、罗花公路为轴心,打造1万亩苗木花卉生产基地);生态休闲园区(以木兰生态旅游补缺为主题,建设旅游、休闲园区)。一是推进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抓好交通、通讯、广播、电视、排污等基础设施和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市场等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2009年建成通湾硬化路19条,累计14.9公里,新增农村有线电视用户550户。二是推进农业板块基地建设,努力提高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推进种植业向基地集中,养殖业向小区集中,加工业向园区集中,初步形成以特色产业为龙头,农民专业合作社为纽带,产加销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发展态势。武汉八月天地租赁隆兴村山场、耕地5000亩正在建设茶果立体种植示范园,木兰云海农业投资公司租赁陶田村山场、耕地3000亩建设有机茶园。

-

工业建设

罗汉寺街特色工业主要集中于现代模具制造和建筑行业,素有“钢模之都”、“建筑之乡”的美誉。近年来,街道依据传统强势工业资源,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街战略,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不断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支持罗汉钢模工业园、横山产业配套园做大做强,工业经济不断发展壮大。一是启动了罗汉现代模具工业园的立项、建设工作。目前钢模项目引进工作进展顺利,2009年底,已有9户建成,2户准备开工建设,建成后年产值预计将达2亿元。钢模工业园开工建设标志着我街钢模制造产业从零星小规模向“规模化、集团化、产业化”现代模具制造业发展,全面进入二次创业新阶段。罗汉街已成为武汉地区结构工程模板生产和销售的重要集散地。同时,正在积极申报横山产业配套园区,项目审批后将成为我街经济腾飞的新亮点。二是历经3年建成投产的武汉海浩公司,填补了武汉市水产品深加工产业的空白,今年可实现销售1.2亿元,不仅能带动10万亩水产订单养殖、直接解决本地和外地1500余名劳动力就业、增加1.8亿元的水产养殖收益和农民工打工收入,让农民更多分享加工流通增值效益,而且还能发挥其占中国小龙虾出口半壁江山的产能、销售优势,更好地拉动武汉城市圈乃至华中地区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

第三产业

街道十分重视发挥第三产业在繁荣街道经济、增加就业、服务居民工作生活等方面的作用。截至2009年底,全街从事第三产业的共有工作170家,其中:餐饮业的有35家,超市4家,银行2家。生态旅游是罗汉潜在的发展优势,近年来,充分利用黄土公路是连接武汉大都市和木兰风景区重要通道这一区位、交通优势,坚持“旅游在木兰,休闲在罗汉”的理念,走差异化发展道路,大力发展以“吃农家饭、品农家菜、住农家屋、享农家乐、购农家品”为主要内容的“农家乐”,全力提升横山美食旅游服务功能,计划启动“星光湖商务休闲项目”建设,提升“农家乐”和“美食风情街”的档次,努力把罗汉打造成木兰生态旅游景区的游客接待中心,打造成黄陂的“城市客厅”。2009年“横山美食一条街”,共计接待休闲游客近3000人次,营业额1000万元以上。2009年,全街建设主管网56公里,解决了4.8万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加大农村无力自建房户危房改造工作力度,2009年,投入资金达420多万元,建成房屋面积8900平方米,184户受益。

历史沿革:

罗汉寺街道在1950年建政属黄陂第四区管辖,驻地同安集。

1952年调整区治,属横山辖区,同处区治由横山迁往罗汉寺编为黄陂第十六区。

1953年改称黄陂第四区。

1956年与十五区合并,称罗汉寺区。

1958年成立红星人民公社(驻地罗汉寺)。

1959年6月改为罗汉寺人民公社,恢复社区建制,罗汉寺与李集分治,恢复罗汉寺区。

1969年3月撤区并社,分别成立罗汉寺和研子两个人民公社。

1976年10月为罗汉寺人民公社管委会。

1986年11月撤区、乡建镇,仍然名为罗汉寺镇,管辖5个管理区,2000年9月撤镇建街。

2004年5月原研子镇15个行政村合并到罗汉寺街道。

罗汉寺街道周边行政区地图

武汉乡镇街道地图

武汉社区/村地图

谷歌地图导航

CopyRight 2020-2023 谷歌地图网 All Rights Reserved.皖ICP备2023000207号

谷歌地图提供全国各省市高清卫星地图在线查询服务,包括局部详细的实景卫星地图,地图资料涵盖了全国350个城市地区,可放大查看城市的每一条街道及三维地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