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由来:该地一座桥梁叫做花桥,故名。
2022年2月,安徽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花桥镇为2021年度安徽省卫生乡镇(街道)。
2014年6月,环境保护部授予花桥镇2012—2013年度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
花桥镇地处芜湖市东大门,东与宣城水阳镇隔河相望、西与县城湾沚接壤,北界水阳江和当涂县黄池镇濒临,西北界赵家河与六郎镇相邻。总面积102.5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2.5万亩,水面1.95万亩,水田4.35万亩,辖14个村委会,252个村民组,3.93万人。
2003年12月10日,“撤乡并镇”时,撤消了花桥镇和横岗镇,设立了新花桥镇,保持原两镇的面积、人口不变,镇政府驻地朱桥集镇新区,交通、通讯十分便捷,是全镇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中心,距县城湾沚11.5公里,距合杭高速入口处9公里。花桥镇历史悠久,据志-载,距原横岗镇政府置北3.5公里的楚王城,乃是公元前334年楚威王大败越国后,与吴国对峙所建。东门渡(古称符里镇、焦村市)三国时建镇,至今1700年历史,是芜湖、宣城四镇交界,辐射十万人口的集贸中心。自宋朝以来,商贾云集、人景荟萃,古有“东门八景”,1985年9月5日,东门渡古窑址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秋,故宫博物院副院长王莉英女士、中国历史博物馆研究员李之宴先生等国家级专家、学者前来考察,并有日本、新加坡等国际友人来此考古,给予高度的评价。建于唐朝的敏灵观(又名九十殿)是皖南地区重要的道教活动场所之一,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明代的梵音庵、春秋时的九女墩,以及梅九鼎和冠墓、妙因寺,大石碑、千佛寺等古代遗迹,无不闪耀着花桥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无不回荡着花桥历史前进的脚步声!花桥镇地势中间高,两头低。地形分为岗丘、水田。水阳江、裘公河、赵家河绕境而过,沿河是冲积型平原圩区,土壤肥沃,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梅天易涝,伏天易旱。岗丘荒山宜植树造林、熟地宜旱季作物,水田宜粮油棉农作物,沿河滩涂适宜畜禽放牧,山塘内河适宜水生动物的养殖,境内黄土资源丰富,是烧制优质红砖的上佳原料。
花桥镇物产量多样化,是粮、棉、油和其它经济作物的综合农业区。传统的农作物有稻、麦、油菜、棉花、山芋、茶叶和瓜果蔬菜、近年来,中药材、烟草、元胡普遍种植。畜牧业主要以养猪为主,牛、家禽养殖较为普遍。水产资源和水生植物较为丰富。
芜湖楚王城遗址
芜湖楚王城遗址位于芜湖市芜湖县,年代为战国—西汉。座落在芜湖县花桥镇黄池村,是战国至西汉的一座古城,西汉芜湖县城,亦即古鸠兹所在。古城依山构筑,城廊依然留存,面积近12万平方米,地势东高西低
历史沿革:
1952年划乡建镇,设花桥乡。
1956年东斗乡、花桥乡并乡,置新连乡,属水阳区。
1958年成立先进人民公社,改为花桥大队,1961年建花桥公社,属湾沚区片。
1965年属水阳区。
1971年由宣城县划属芜湖县。
1974年属湾沚区。
1983年改为花桥乡。
1999年6月花桥由乡改镇。
2003年12月10日,撤花桥镇和横岗镇设新花桥镇,地名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