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由来:
1950年后,罗定县人民政府在第九区设立榃兵乡,此后该行政村名称得以沿用。
荣誉排行:
2023年5月,广东省爱卫会授予榃兵村陂塘口村、独边山村、河曲一队村、河曲二队村、泗涧一队村、泗涧二队村、泗涧三队村、泗涧四队村、泗涧五队村、榃兵一队村、榃兵三队村、榃兵四队村、榃兵五队村、榃兵六队村、榃兵七队村、榃兵八队村、榃兵九队村2022年广东省卫生村称号。
2019年10月,榃兵村入选2019年广东省卫生村名录。
2019年9月,榃兵村上榜2018年广东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单位名单。
基本介绍:
榃兵村是广东省云浮市罗定市生江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45381114205,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445381。邮政编码为527300,长途电话区号为0766,车牌号码为粤W。榃兵村与八和村、八达村、云桂村、安全村、碗窑村、里午村、三和村、生江村、七记村、生江社区、双脉村相邻。
历史沿革:
陈氏始祖善昌公于公元1830年自罗定生江镇里午村委石乪村迁到榃兵村落户,形成本村委最早的村落。
之后,李氏始祖于公元1860年自罗定连洲镇禾昨村迁到榃兵村落户。
现有陈、李、梁、余、等共8姓,最大姓陈,占30%。
1950年后,在第九区设立榃兵乡,1958年公社化后建立榃兵生产大队,隶属黎少公社。
1961年生江公社从黎少公社分设,随属之。
1983年撤大队设立乡,隶属生江区。
1986年撤乡改设榃兵村民委员会,1989年撤村民委员会改设榃兵管理区。
1999年撤管理区复称榃兵村委会。
宋元时期属泷水县乡里。
明代属四都图。
清代属罗定直隶州三都镇南乡。
1912-1931年属罗定县四区榃濮团堡;1931-1937年属罗定县四区;1937-1941.9属罗定县第四区榃濮乡;1941.9-1949年属罗定县第一区生江乡;1950-1955年属罗定县五区生江乡,1955-1958.2属罗定县九区榃濮乡;1958.2-1958.9属罗定县生江乡;1958.9-1958.11属罗定县黎少人民公社(生江)营;1958.11-1959.1属由罗定、郁南合并而成的罗南县黎少人民公社;1959.1-1959.11属由罗南县改称的罗定县黎少人民公社;1959.11-1961.4属由罗南县改称的罗定县黎少人民公社;1961.4-1961.6属恢复罗定、郁南两县建制后的罗定县黎少人民公社;1961.6-1974.7属罗定县生江人民公社;1974.7-1983.7属罗定县生江人民公社;1983.8-1986.11属罗定县生江区;1986.11-1989.5属罗定县生江镇;1989.5-1998.8属罗定县(市)生江镇;1998年8月至现在属罗定市生江镇。
周边相关:
榃兵村附近有罗定文塔、龙湾生态旅游区、蒲垌自然生态旅游区、罗镜东山公园、蔡廷锴故居、罗定学宫等旅游景点,有罗定肉桂、泗纶蒸笼、罗定稻米、罗定皱纱鱼腐、罗定豆豉、金滩肉桂等特产,有东山祖庙庙会、罗定民歌、罗定春牛舞、泷州歌、六祖诞庙会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