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由来:
从1952年称永胜乡,故保留永,然后按顺序命名,故该村称“永一村”。因村委会驻地于此,故名。
基本介绍:
一、地理位置
永一村位于坦洲镇西北偏西方向,座落茅湾冲中段两旁,2001年成立永一村村民委员会。村内街道宽阔,交通方便,工厂、企业、酒楼、餐厅、商店遍布大街小巷,学校、医院、幼儿园等公共福利设施也一应俱全。
二、区域划分
辖区总面积5500亩,共有常住人口2900人,共辖22个村民小组,包括日坦队、文乐队、二顷队、中围队等。
三、经济情况
九十年代初,永一村以农业为主,盛产水稻、甘蔗,还有鱼塘养殖及种植香大蕉、蔬菜。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永一村利用永一村的自留用地和征地补偿的资金积极招商引资,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工作思路,放手发动群众,多种渠道筹措资金,目前已建厂房15幢,面积15200平方米,现有家私工艺、印刷、电子、塑胶制品、铝材等工业企业10家,较大的企业有嘉伦印务厂、昶扬电子厂。2007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2069万元,农村人均收入10809元。
四、社会建设
永一村在发展经济同时,大力发展社会事业。1991年,实现了家家户户通自来水。1995年至1999年间,先后集资130多万元铺设了永前路等道路。1997年建成“达四优”的永一小学。1998年,投资32万元,把原小学改建成独立幼儿园。先后获广东省卫生村荣誉称号。于2005年1月通过了省、市卫生村的检查验收。2009年实现全员参加城乡居民基本住院医疗保险。
永一村与永二村、十四村社区、联一村、七村社区、安阜社区、裕洲村、同胜社区、新合村、群联村、新前进村、金斗社区、合胜社区、坦洲村社区、合安社区相邻。
历史沿革:
清朝乾隆年间(1756-1775)筑堤围垦定居。
民国时期称五区三洲乡二十一堡。
建国初期改称坦洲区三洲乡二十一村。
1952年与永二村、六村合设立永胜乡。
1957年分出设立永一高级合作社,1958年改设永一大队。
1984年设立永一乡。
1986年改设永一村委会至今。
周边相关:
永一村附近有孙中山故里旅游区、中山詹园、中山逍遥谷、孙文西路步行街、中山城(中山影视城)、中山市中山公园等旅游景点,有中山脆肉鲩、神湾菠萝、中山杏仁饼、黄圃腊味、石岐鸽、三沙花木等特产,有中山咸水歌、黄圃飘色、沙溪鹤舞、黄圃麒麟舞、舞醉龙、南朗崖口飘色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