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由来:八里湾乡因乡人民政府驻八里湾村而得名。
2023年2月,甘肃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八里湾乡为2022年度甘肃省卫生乡镇(街道)。
八里乡位于会宁县东南部,东靠平头川乡和老君坡乡,西连柴家门乡,北与韩家集乡、大沟乡毗邻,南与翟家所乡接壤,东西长30公里,南北宽25公里,总面积195平方公里。境内山大沟深,梁峁起伏,海拔1741--2151米。属温带半干旱气候,年平均气温为6.4℃,最冷月份为一月份,最低气温为-16℃—-26℃,最热月份为七月份,最高气温为26.8℃—33.5℃,年无霜期在121—173天;年日照时数为1849.7—2777.2小时,年降雨量300—400毫米,且主要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占年总降雨量的58%左右。
八里湾乡土地资源比较丰富。其中耕地面积8.95万亩,占总面积的30.6%;在耕地面积中有梯田64042亩,占71.6%,山地25458亩,占28.4%。种植业历史悠久,作物种类繁多,品种资源较丰富。其中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谷子、糜子、莜麦、洋芋、荞麦等,豆类作物有豌豆、扁豆、大豆、蚕豆等;油料类作物主要有胡麻、麻子等;瓜果蔬菜方面有叶菜类、葱蒜类;药材主要有党参、干草等。养畜产业发展较快,养羊业发展已初具规模。
经济发展:近年来新修梯田2000亩,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促进了农业发展,2004年粮食总产量达到409.3万公斤,完成农业总产值838.1万元;有较快发展,全乡有大牲畜5867头,户均1.3头,羊存栏9379只;退耕还林12771亩,荒山造林8500亩,森林总面积达到6.6万亩;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度增加,2004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90万元;乡镇企业有了较快的发展,2004年总产值达到720万元;公路建设发展较快,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形成了一个以乡政府驻地为中心,干支相连,县乡村互通,南北贯穿、纵横交错的公路交通网。劳务输出规模不断扩大,已成支柱产业,2004年全乡劳务输出4450人(次),其中引导输出4220人(次),组织输出230人(次),农民外出务工收入达到813.1万元,占人均纯收入的37.7%。全乡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比2003年的995元增长14.6%,社会保障进一步加强,2004年未人均纯收入为1100元,
社会事业:现有学校18所,在校学生5190人,教职工236人,恢复高考制度以来,考入大中专院校的学生有1400余人。建有电视差转台4座,调频广播台1座,有放映队1个,文化站1个,全乡电视覆盖率达到100%;有卫生院1家,村卫生所11个,卫生事业发展迅速;全乡参加养老保险人数为85人,得到最低生活保障人口21户33人,年发放金额27720元。
油坊弆遗址
油坊弆遗址位于会宁县八里湾乡团结村后湾社油坊弆梁顶。油坊弆遗址为第五批会宁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至后湾农路,西至后湾退耕还林地西边界,南至后湾梁顶,北至后湾梁顶耕地。建设控制地带为
历史沿革:
1961年,建八里湾公社。
1983年,改为八里湾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