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艺厂村介绍

学艺厂村位于不老屯镇西北部,距密云县城60公里,该村下辖学艺厂、公子岭两个自然村,村域总面积为4.4平方公里,共有91户、260口人。相传,宋将穆桂英曾在该地指导兵将学艺练武,操练兵马,村北筑有点将台和放养战马的拦马墙等,故名学艺场,后演变为学艺厂。

2006年,学艺厂村大力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硬化街道1.2万平方米,安装路灯40盏,并新建桥梁一座,方便了村民出行;为更好地绿化、美化环境,在公园及街道两侧栽植垂柳、槐树、波斯菊、白玉兰等苗木6000余株;全村进行无害化改厕,并推广使用太阳能、节能吊炕等清洁能源;新建休闲健身公园两处,并配备健身设施,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村民的生活条件得到了显著改善,当年实现人均纯收入6000多元,被评为市级文明生态村。

圣水山的圣水泉

学艺厂村村北3公里有座圣水山,圣水山上有眼圣水泉,泉水清凉透彻,旱天不消,涝天不涨,冬夏常流,而且清冽甘甜。这股泉水怎么这么神奇,这里还有一段小故事呢!

相传,唐代时,一位姓郭的道士来到村里,看中了村北山上的风水,就雇了100人上山为他建道观。郭道士带人上山选好址,就开始兴建,这时他发现半山腰有个石缝子,往外不停的流水,间杂着还留出白花花的大米,于是就每天派人到这里来担水、接米。说也奇怪,每天流出的大米总是不多不少,刚好够这100名工匠吃。这100人中有个石匠,好吃懒做又很贪婪,他发现这个秘密后,就拿着大镐和铁器来到石缝前,叮叮当当一阵乱刨乱敲,想把石缝扩大,把里面的大米全部挖出来据为己有。正在他又刨又敲时,山上的大石块受到震动,纷纷滚下来,把他砸个正着,一下就砸死了。石缝经过这一番地折腾,从此不再流大米而流小米了。几十年后,洪水泛滥,奔腾的洪水把道观底下的坝坎冲塌了,郭道士就雇了60人来山上打坝,每天吃的是石缝里流出的小米,而石缝每天流出的小米刚好只够这60人吃。一天,一个工人起了贪心,想把石缝撬开一点,让它多流一点小米,好积攒起来背回家给家里人吃。他拿着铁器撬了半天,石缝也没动静,于是,他叫来两个同伴帮他一起撬。三人正撬着,就发现石缝里的水流变大了,而小米不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红色的小虾间杂着流出来。三人顿时懊悔不已。从此,石缝就不再流小米而流虾了。令人不解的是,郭老道也从此杳无踪影,只留下了这股清清的泉水。当地人见到石缝里的水如此神奇,就称这股泉水为圣水泉,而这座山也因此得名圣水山。

明万历四年,皇帝听闻这里圣水的神奇,在此建立圣水寺,清朝时又重新修复,几百年来香火一直不断。

其实,圣水泉是源于地下1000多米岩层深处的天然矿泉,经国家权威机构检验鉴定其为含偏硅酸低矿化度重碳酸钙型优质天然矿泉水,并含有14种人体所必需的锂、锶等微量元素,具有健脑、养胃、保肝、抗衰老的神奇功效,这种神奇功效揭示了圣水的神奇,也揭示了学艺厂人和不老屯人的长寿之谜。

学艺厂的待解之谜

学艺厂村的神奇之处还在于有许多奇异的地理现象。

石花:位于圣水山庙后东侧的一块巨石上,形似牛头,又如石花,为天然形成,风雨侵蚀不腐,恰如圣水的守护者。

正反洞:当地人也称冷风洞。酷暑盛夏,洞口寒气逼人,石壁上粒粒白霜清晰可见;冰雪严冬,洞口热气蒸腾,附近山草一片碧绿,与大自然节气恰好相反。

鸡冠山之谜:位于圣水山前河道东侧,形似鸡冠,此山范围之内,没有蝎子。似乎神秘的印证了鸡为蝎子之克星。

看晌:位于柏岔山前,从立夏至立秋,正午12点时无阴影,以往村人都以此为钟表,准确无误。

这些待解之谜引发许多人的探索之旅,每年都有大批的游客到这里一探究竟。

学艺厂村附近有司马台长城、张裕爱斐堡国际酒庄、南山滑雪场、密云黑龙潭风景名胜区、云蒙山森林公园、白龙潭风景区等旅游景点,有北京果脯、燕山板栗、密云甘栗、老北京炸酱面、红香酥梨、黄土坎鸭梨等特产,有密云烙画、元宵节·九曲黄河阵灯俗、蔡家洼五音大鼓、上金山狮舞、西邵渠金钟总督老会、鲁班枕(瞎掰)制作技艺等民俗文化。

学艺厂村周边行政区地图

北京乡镇街道地图

北京社区/村地图

谷歌地图导航

CopyRight 2020-2024 谷歌地图网 All Rights Reserved.浙ICP备2024058711号

谷歌地图提供全国各省市高清卫星地图在线查询服务,包括局部详细的实景卫星地图,地图资料涵盖了全国350个城市地区,可放大查看城市的每一条街道及三维地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