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由来:古代劳动人民与海争地,围埭造田,发展农业生产,其定居点多以“埭”为名。此地是当时定居地中心,形成第一大墟市交易地。“第一”与“头名”意同,故称埭头。
2020年12月,2020年江苏“味稻小镇”推介名单公布,埭头镇榜上有名。
2020年7月,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重新确认埭头镇为2020年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2018年3月,江苏省环保厅公布埭头镇为首批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村。
2015年2月,中央文明委决定授予埭头镇第四届全国文明村镇称号。
2011年10月,环境保护部授予埭头镇2011年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区之“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称号。
埭头镇位于溧阳市区东北郊,北依长荡湖,南枕芜太运河,239、241省道和常溧高速、宁杭高铁连接线贯穿境内,溧阳(北)道口落户镇区,水陆空交通十分便利。镇域总面积43.7平方公里,辖7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户籍人口2.65万,集镇建成区面积5.2平方公里。
工业:现有工业企业37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60多家,亿元企业18家,外资企业20多家,业已形成食品、轻纺、新材料、冶金、建材、机电等产业体系,天目湖啤酒就是本镇产品。近来年,又着力打造1平方公里绿色建筑产业集聚区和1平方公里宝钢装配化住宅产业基地。加快工业的转型升级,加快推动传统企业和国企、外企、上市公司的合资合作,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和股改上市,全面优化了企业资本结构、创新水平,全镇现有上海E板上市企业一家。2015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15亿元、工业销售114亿元。
农业:整镇规划20平方公里现代农业产业园,其中有10平方公里渔业产业园。拥有一批农业科技企业、专业合作社和丰产方、示范点。近年来正按照“接二连三”的思路,朝乡村旅游、食品加工方向延伸。
科技:现有高新技术企业10家,省级民营科技企业16家,企业博士后工作站1家,研究生工作站3家,省级工程技术中心3家,省级总创空间1家,已落户领军型企业人才8家,其中“千人计划”人才2名,引进各种专业人才近千名,专利申请量近万件。与常州大学合作建立了溧阳市常大技术转移中心,以国家级科技孵化器骏益科技创业园为代表的省、市级科技孵化器正茁壮成长。
教育:埭头中学为省四星级高中,底蕴深厚,后六初中为省最有影响力初中,每年接待参观培训者近万人,埭头小学、幼儿园为省示范校园,小记者报全国有名,后六小学、幼儿园创成常州市优质学校,孝道文化颇具特色,通过了常州市学前教育现代化考核验收,镇社区教育中心创建为省级标准化社区教育中心学校,并先后与常州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合办专科、本科及硕士班,从幼儿到硕士,小镇办出了大教育。
文化:埭头是中华史氏的发源地,有号称江南第一大祠——史侯祠,以此为核心,近年来又着力打造中华族谱博物馆,每年接待数万人,2014年创建为2A级历史文化旅游景区,并已申报创建3A级历史文化旅游景区。埭头还有崇宁寺、太师庙、舍头桥、皇母苑等多处古迹,已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埭头先后举办了五届全-动会,并大力发展“一村一品”民俗文化,传统节日都要开展文体活动,被评为全国群众性文化先进集体。
建设:一直坚持鲜明的江南水乡风格,近年来绿化、亮化、彩花、黑色化、清洁化水平有较大提高,学校、医院、老年公寓、文化广场、农贸市场、农民新村、酒店超市等功能齐全,且各具特色;水、电、气、污、通讯、金融等服务便利,宜居宜业。村庄环境整治全域推进,美丽乡村建设逐步推进,道路提档、农桥改造、圩堤加固、涵闸更新、标良建设、生态治污等投入巨大,镇村公交全线开通,垃圾统筹名列前茅,村级医疗全面达标,城乡一体化加快推进,被评为各级环境优美乡镇。
管理:国土、工商、税务、法庭、交警、房管、消防等直属部门各司其职,城管、巡防、公安等地方部门管理有序,所有村创省级以上民主法治示范村和市级以上文明村。全镇先后被评为江苏省创新型试点乡镇、江苏省和谐社区建设示范镇、全国卫生镇,全国文明镇等荣誉称号。2015年,全镇获得溧阳市级以上先进荣誉30多个。
史侯祠
中国史氏第一座大庙“史侯祠”位于江苏溧阳东郊埭头镇,始建于东汉初年,是为纪念东汉名将、溧阳侯史崇而建的祭祀建筑群,距今有2000多年历史。后多次被毁于天灾--,族人屡屡修复扩建;据记载至清光
舍头桥
舍头桥地处江苏溧阳市埭头镇舍头村。据《清·嘉庆溧阳县志》记载:该桥建于清朝康熙六十一年(1662年),距离当时溧阳县城11公里。据当地百姓说,桥是用一只报恩的母鸡所吐的血来换钱,由上黄一带的
历史沿革:
宋、元时期分属崇福乡奉谷里、武盛里。
明、清时期分属六区奉谷里、武盛里。
民国时期先后属平海区、七区、五区、笏石区、埭头乡、埭头镇。
1956年6月成立埭头区公所。
1957年改称埭头乡。
1958年改称埭头人民公社。
1984年改公社为乡。
1986年12月设埭头镇。
2002年2月划归秀屿区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