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由来:旧属建昌(今凌源)和平泉(今河北省平泉县)两县辖境,光绪二十九年(1903),析平泉州之东北境喀喇沁右旗旧牧地、建昌县之北境敖汉左、右、南三旗旧牧协轩建平县。
2021年5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建平县人口数量为45.58万人,位列朝阳市各县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3位,位列辽宁省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38位,位列全国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1176位。
2021年4月,建平县入选2021第二届中国文化百强县。
2021年1月,中央文明办确定2021—2023年创建周期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名单,建平县上榜。
2020年6月,建平县列入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冀热辽片区)。
2019年3月,建平县上榜2018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2019年1月,农业农村部认定建平县为全国第三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
2007年,中国科协命名建平县为第三批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
建平县历史悠久,早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1957年,在建平区南地村出土的古人类上臂骨化石,经人类学家鉴定是猿人化石,距今五六万年,属旧石器时代晚期。
约5500年前,境内开始了具有国定雏形的原始文明社会。1981~1985年在建平县与凌源县交界处的牛河梁发掘出的女神庙、积石冢群、方形石砌围墙遣址,经碳十四测定和树轮较正,距今约5500多年。
历史沿革:
【夏、商、西周时期】境内有戎族活动。
【春秋时期】属山戎,后并入东胡【战国时期】初期为东胡地。
后燕(国)灭东胡,境内属右北平郡。
【西汉时期】初为匈奴左贤王地,汉武帝进出破左地,乌桓迁徙于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境内属乌桓地。
【东汉时期】建安十二年(207)曹操大挫乌桓之后,乌桓内迁,给鲜卑造成大发展的良机。
境内属鲜卑地。
【三国时期】鲜卑分成东西大部,境内属东部鲜卑。
【晋西晋时期】,东部鲜卑逐渐分化为慕容氏、宇文氏、段氏三方势力,境内地属鲜卑宇文氏。
东晋时期,鲜卑贵族与汉族大地主联合建立了一些封建政权,史称“十六国”,境内先后属前燕、前秦、后燕、北燕的平州昌黎郡。
【南北朝时期】北魏、东魏、北齐时,境内属营州建德、冀阳两郡的平刚、柳城县。
北周时,北齐营州剌史高保宁未隆北周,境内仍为高保宁管辖。
西北与契丹接壤。
【隋代】在旧置营州设营州总管府,开皇元年(581)惟留建德一郡、龙山一县,后废郡。
十八年(598)龙山县改为柳城。
大业初,废总管府,置辽西郡。
境内属辽西郡柳城县,西北境与契丹接壤。
【唐代】境内南属营州都督府,西属奚地饶乐都督府,余部属契丹松漠都督府。
奚与契丹错居。
【辽代】统和二十五年(1007)于故奚王帐地(今宁城县)建中京大定府。
境内属中京大定府金源县(开泰二年[1013]置)、富庶县(开泰二年[1013]置),北部属大宁府高州三韩县(开泰中置)、恩州恩化县(开泰中置)。
【金代】承辽制,境内属北京路大定府富庶、金源县、惠州惠和县,大宁府三韩县。
【元代】至元七年(1270)年,改北京路为大宁路,二十二年(1285)改为武平路,二十九年(1292)复改为大宁路。
境内属大宁路富庶县、金源县、惠和县、大定县。
【明代】初沿用元旧制。
洪武二十年(1387)废元制,置大宁卫,境内属大宁卫。
永乐十二年(1414),在老哈河中游建立老哈河卫。
景泰以后境内属兀良哈三卫的诺音卫。
【清代】建县前,境内西南部承属承德府平泉州,东北部属承德府建昌县。
光绪二十九年(1903),析平泉州之东北境喀喇沁右旗旧牧地、建昌县之北境敖汉左、右、南三旗旧牧协轩建平县,隶属朝阳府。
【中华民国】1914年取消清朝旧制,设热河特别区。
建平县属热河特别区。
1928年隶属热河省。
1933年3月为日本侵占,建平县隶属朝阳六县指挥署。
1934年,六县指挥署撤消,建平县仍属热河省。
1945年8月15日东北光复,建平县属中共领导下的热中行政公署。
10月,建平县改属中共领导下的热辽行政公署。
1947年7月,热辽行政公署撤销,建平县属热河省人民政府。
【中华人民共和国】1955年7月,热河省撤消,建平县划为辽宁省锦州地区专员公署。
1959年2月,划为辽宁省朝阳市人民政府。
1964年3月,属辽宁省朝阳地区专员公署(1968年5月改称朝阳地区革命委员会,1978年8月又改称为朝阳地区行政公署)。
1984年9月,复建为辽宁省朝阳市人民政府,建平县隶属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