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板街道介绍

地名由来:据传清代嘉庆年间唐姓人在此建有唐家祠堂,在杨溪河上搭建木板桥供人过往,取名高板桥。

2014年6月,环境保护部授予高板街道2012—2013年度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

"一、镇域概况

高板镇位于成都金堂县城东南,距成都市区52公里,县城赵镇35公里,东邻竹篙、隆盛镇,西连淮口、白果镇,南接平桥乡,北与三溪镇接壤,成南高速、金乐路和达成铁路纵贯全镇。金简路、金乐路、高三路交置相汇。全镇地形呈桑叶状,幅员面积49.44平方公里,辖7个行政村、2个社区,总人口39110人,其中农业人口37130人,非农业人口1980人。

二、自然资源

高板镇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7.2°C,年降雨量为874.7毫米,相对湿度80%,日照时数为1295.5小时,海拔在480-515米。土质为紫泥土区,耕种条件好,盛产水稻、小麦、玉米、水果。资水河、杨溪河、九龙滩提灌站干支渠迂回环绕出境。

三、社会经济

全镇国民生产总值24898万元,农业总产值达8918万元,农村人均纯收入3070元,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8203万元。耕地总面积25796.56亩,土质肥沃,种植业以水稻、小麦为主,盛产优质脐橙等水果,2003年总产量达1800万公斤,养殖业肉猪、羊、牛、鸡和鱼等家禽畜为主,2003年养殖业总产值4180万元。现有各类企业18家,年总产值1.18亿元,以加工性为主。第三产业发展迅猛,商业服务业、文化娱乐、卫生、防疫、金融保险社会服务等配套设施较为完善,除少数分布在各村外,其余大部分集中于镇内的高板、石龙、风树三个场镇。

四、历史沿革

据《金堂县志》记载,高板镇始建于清朝嘉庆中期,唐姓人家在此修建有唐家祠堂,在祠堂前的杨溪河上搭建高而窄的木板桥供行人过往,后逐渐成场而得名。清初属大渡乡,民国24年于此置高板乡联保,29年,建置高板乡,1992年10月将石龙乡与高板乡合并设立建制镇。

七堆瓦天主教堂

七堆瓦天主教堂,清代,位于高板天堂村,西向,呈四字布局,中西合璧,建筑风格现存三楼式牌坊门楼,礼拜堂和左厢房计320平方米,1988年金堂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2019年,撤销高板镇和平桥乡,设立高板街道。

以原高板镇和平桥乡的行政区域为高板街道的行政区域,高板街道办事处驻高板镇商业街42号。

高板街道周边行政区地图

成都乡镇街道地图

成都社区/村地图

谷歌地图导航

CopyRight 2020-2024 谷歌地图网 All Rights Reserved.浙ICP备2024058711号

谷歌地图提供全国各省市高清卫星地图在线查询服务,包括局部详细的实景卫星地图,地图资料涵盖了全国350个城市地区,可放大查看城市的每一条街道及三维地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