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村介绍

地名由来:

清乾隆年间建村,按风水之说,认为村地形似鹅形,需有大片草地才能生存发达,故取名大埔,故名。

基本介绍:

大埔村位于增城市北部,处于派潭镇中心,属于白水寨风景名胜区内,北边与派潭镇镇区相连,南面、东面、西面分别毗邻本镇的利迳村、围园村、大田围村,在2020年派潭镇总体规划中被划入镇区范围内。大埔村对外交通方便,增派公路(省道)将村庄一分为二,南向连接增城市区,北向衔接从化市、龙门县,在建的增从高速从村庄的东西方向贯穿而过。

大埔村村域面积14.79平方公里,其中山林面积9000亩、水田面积2680亩。全村下辖7个自然村,共分为12个合作社,2009全村总人数3372人,共750户,是本镇三大行政村之一。目前,村党支部有党员67名,村“两委”干部8名(含1名驻村干部)。全村主导产业为农业,先后建成了荔枝、优质香蕉、黑皮冬瓜等一批林果基地,村民主要经济收入来自务农及外出打工,2009年村集体经济收入5000元,农民人均年收入为3000元,属于较贫困型村庄,村民渴望加快土地流转以发展经济的愿望强烈。

大埔村距今有280多年历史,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自然村前矗立一座门楼—天德门,特别耀眼。该村秉辉温公祠保存完好,祠门前堂广阔,堂前月形池塘,鱼跃清波,放眼万顷良田,郁郁葱葱,一派生机。大埔村人遵循“存蒸者昌,灭蒸者亡”的祖训,形成团结、互助、奋发图强的精神,先后涌现出以慧公五代同行、武秀才成桂和汉成(成桂之子)、革命烈士温叔娣、温金日等历史名人和以慧公功德、武秀才成桂“狮子滚球”等传说故事。

2009年,大埔村初步确立了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定位:主要发展现代农业和文化产业,以现代农业为基础,以文化产业为特色(特别是体育文化),走出一条集农业观光和文化休闲于一体的乡村生态旅游之路,努力将大埔打造成增城市生态文化旅游示范村、派潭镇体育文化特色村,简称“大埔模式”。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大埔村启动了新农村环境整治工程项目,已建成村文化站、垃圾收集站、社道路灯等公共设施,正计划对村道路、排水渠进行升级改造,进行以秉辉温公祠为中心的村庄整饰,修建村民体育娱乐场、后龙山公园,村容村貌和村民生活正得到不断的改善。

大埔村与利迳村、刘家村、黄洞村、围园村、万能村、高村村、派潭村、水口冚村、汉湖村、亚口冚村、车洞村、双头村、湾吓村、小迳村相邻。

历史沿革:

解放初期为派东乡四村。

1956年合作化时为锋锋高级社。

1958年公社化成立大队,因驻地大埔村而称大埔大队。

1983年11月,撤销人民公社,改称大埔乡。

1987年1月,撤区改镇,撤乡改村,称大埔村民委员会,名称沿用至今。

周边相关:

大埔村附近有增城白水寨、何仙姑景区、增江画廊、增城博物馆、增城广场、小楼人家等旅游景点,有“增城挂绿”荔枝、迟菜心、增城丝苗米、增城荔枝、派潭凉粉草、增城乌榄等特产,有广州榄雕工艺、增城貔貅舞、增城麻车火狗、何仙姑与挂绿的传说、畲族拜祖公图、广州客家山歌等民俗文化。

大埔村周边行政区地图

广州乡镇街道地图

广州社区/村地图

谷歌地图导航

CopyRight 2020-2023 谷歌地图网 All Rights Reserved.皖ICP备2023000207号

谷歌地图提供全国各省市高清卫星地图在线查询服务,包括局部详细的实景卫星地图,地图资料涵盖了全国350个城市地区,可放大查看城市的每一条街道及三维地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