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由来:取灯头、坣吓两村“灯、坣”二字,故名。“坣”在广东当地读音为bó。
2017年10月,广东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授予灯博村第一批广东省卫生村称号。
灯博村位于石滩镇东部,东至新山吓村,南至惠州市石湾镇,西至沙头村,北至溪头村,有三个自然村,分为19个经济合作社。全村575户,户籍人口2369人,流动人口1000多人,土地面积3800亩。荔三公路在村内纵横而过,交通十分便利,是投资创业的宝地。
灯博村以种植、养殖为支柱产业,大多数农民的土地已流转出租。村内有流转的1000多亩的“广州市超振裕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蔬菜基地,流转的800多亩的香蕉基地,提高了农业效益。近年来,灯博村大力支持和鼓励民营企业,村内有国际精密厂、五金厂、家私厂、塑料厂、基准五金厂、纸箱厂等企业,2009年灯博村集体经济收入达400万元。
灯博村两委干部,在石滩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合作,依法开展各项工作,做到村务和财务公开公正,管理民主科学。灯博村一向重视党建工作,目前党支部有党员83人,入党考察对象2人,党支部紧紧依靠全村党员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坚持发展村集体经济。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是灯博村两委一贯的宗旨,2008年三个自然村分别投资约80万元,进行自然村水泥道路建设。2010年博吓自然村计划投资20万元规划建造2条乡村水泥道路。同时,灯博村积极科学规划新村宅基地,得到了镇领导及广大村民的一致好评。
面对所取得的成绩,灯博村两委干部没有满足,他们将继续努力,以高度的热情带领全村人民共同建设更加美好的新农村。
灯博村与桥头村、旧山吓村、新山吓村、谢屋村、沙头村、凰埔村、岗尾村、岳埔村、溪头村、白江村、石头村、水龙村、金兰寺村、石厦村相邻。
历史沿革:
1949年改革开放属新六区,1956年合作化时,灯坣、新山下、旧山吓、桥头同属永丰高级社。
1958年公社化时,属石滩公社13营。
1961年由石滩公社析出三江公社,灯坣打散为灯头、田下、坣吓,灯头、田下组成一大队,坣吓自成一大队。
1963年两大队合并回灯坣大队。
1983年撤三江公社设三江区,灯坣大队改灯坣乡,1987年撤区改镇,撤乡改村,设灯坣村民委员会,名称沿用至今,属三江镇。
2004年三江并入石滩镇,改属石滩镇。
灯博村附近有增城白水寨、何仙姑景区、增江画廊、增城博物馆、增城广场、小楼人家等旅游景点,有“增城挂绿”荔枝、迟菜心、增城丝苗米、增城荔枝、派潭凉粉草、增城乌榄等特产,有广州榄雕工艺、增城貔貅舞、增城麻车火狗、何仙姑与挂绿的传说、畲族拜祖公图、广州客家山歌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