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布依族苗族乡介绍

地名由来:原称谷增乡。后因乡人民政府搬至马铃寨而得名。

2020年7月,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重新确认马铃布依族苗族乡为2020年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1、概况马铃乡地处花溪区西南,距花溪27公里,东南同惠水县隔水相望,南抵长顺县,西与平坝县毗邻,北与燕楼乡接壤。地势东低西高,生态条件好,气候宜人,平均海拔高度1200米,最低处为999米。乡辖8个行政村,77个村民组,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乡总人口8585人,1938户,其中少数民族4421人,占全乡总人口的52.4%,是花溪区7个民族乡之一。全乡面积为81.08平方公里,田3450亩,土6600亩,森林覆盖率为34%,属典型的山区地带,年均温为14.9℃。2、资源优势(1)、交通及通讯状况。1999年,市、区投资140余万元,接通了马铃至团茶7.5公里断头公路,使花溪至长顺的路程缩短20公里,实现了全乡村村通公路的目标;2000年市、区共投资898万元修建的青马公路黑色化工程已于2000年9月动工,将于2001年年底竣工;1996年在市、区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铺通全乡3个村共7公里的通讯光缆工程,现已投入使用,可安装500门程控电话;2000年区移动通讯局投资200余万元,新建移动通讯机站,现已开通使用。2000年全乡8个行政村已实现电视“村村通”工程。(2)、能源及矿产资源状况。1994年,市委特殊党课在我乡召开,在区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下彻底解决了多年来部分村民点煤油灯的历史,现8个行政村全部用上照明电。随着电力事业的民展,2000年完成了马铃、革约、谷增、牛皮箐4个村的低压电网必造,实现同网同价不再久远。矿产资源丰富。境内有煤、镁、硅、大理石、铁矿、水晶石和高岭土,主要分布在平山、凯坝、中寨、马铃等村,煤质主要有烟煤、半无烟煤,矿产规模厚度为1.6——3.7米,经化验,发热量为5580——7450大卡/公斤,现已探明储量为3666万吨;镁矿含矿集带10余平方公里,至今未开放;大理石品种繁多,有马铃花、瑞雪、墨玉,储量27800立方米,尚未开放;水晶石初步探明矿化面积为0.3平方公里,以熔炼水晶为主,原生矿可洞采,尚未开发;牛皮箐村硅矿沿途均可露天开采,品位极高,含量均在98.8%,属免检产品。(3)、旅游资源。马铃地理条件好,水资源丰富,气候宜人,有淳朴的民族风情,乡内有马铃河(全长为15公里),盐井龙滩,革约龙耳朵,山青水秀,自然风景迷人,有若干形成的风洞,洞内钟石林立,千姿百态,极为壮观,有待开发,还不相领的长顺县白云山风景点,团茶公路修通后,将形成新的旅游线,从青岩——马铃——长顺,将缩短20公里路程。(4)、农业资源。马铃乡境内在荒山草坡1万多亩,加上马铃乡气候温和,无任何工业污染,特别适宜建规模养殖场、无公害蔬菜基地及种养加为一体的经济实体,有马铃西瓜及凯伦豆腐等特产。

历史沿革:

明、清属金竹长官司、广顺州。

民国三十年(1941年),属长顺县第二区公所谷增乡。

1949年11月,属贵筑县青岩区。

1950年7月,青岩区调整为青岩、党武2区,谷增乡属党武区。

1956年7月,谷增乡并入党武乡。

1958年2月,贵筑县撤销,设立花溪区,谷增属花溪区;同年4月,凯坝乡并入谷增乡。

1958年9月,建立谷增公社。

1959年1月,并入青岩公社。

1961年7月,青岩公社分为青岩、燕楼、黔陶,马铃(公社迁马铃,以地名为社名。

辖地为原谷增乡辖地)4公社。

1966年4月,建立联社,马铃公社并入青岩联社。

1967年2月,联社撤销,恢复马铃公社。

1984年3月,公社改乡。

同年5月,置马铃乡。

同年8月,改马铃布依族苗族乡。

马铃布依族苗族乡周边行政区地图

贵阳乡镇街道地图

贵阳社区/村地图

谷歌地图导航

CopyRight 2020-2023 谷歌地图网 All Rights Reserved.皖ICP备2023000207号

谷歌地图提供全国各省市高清卫星地图在线查询服务,包括局部详细的实景卫星地图,地图资料涵盖了全国350个城市地区,可放大查看城市的每一条街道及三维地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