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由来:新华路街道因辖区内的新华路而得名。
新华社区是南明区委、区政府的所在地,辖区面积0.817平方公里,划分为7个居委会,常住人口27818人,流动人口4866人。坐拥繁荣的大南门、纪念塔两大南部商圈,紧连着通往机场的都市路高架、火车站、嘉润路物流区,毗邻省委和省军区,是南明区、贵阳市乃至贵州省的政治、经济、文化、金融和信息中心。
辖区内有近百个行事事业单位,十一幼、苗苗小学、贵阳九中等教育机构齐全,汇集了贸易、证券、科技、餐饮、房地产等多种产业,世界500强企业沃尔玛(人民广场店);富中国际、成筑大厦等15座商务写字楼宇共入驻企业414家,全年纳税在3亿左右,楼宇资源富集。中行贵州分行、省农发行、工行富水支行、华创证券新华路营业部等10余家金融机构聚集本区域,南明区重点打造的五条特色街区中有三条街(箭道街、青云路、新华路)都在新华辖区。新华以文化繁荣、商贸发展彰显着新华社区的魅力。
新华社区党委下属41个党支部(含总支):居委会党支部7个、“两新”党总支1个,“两新”党支部33个,共有党员342人。社区党委扎实开展“五抓五强”活动(抓组织组建,强化党的工作覆盖面;抓党员管理,强化队伍自身建设;抓活动载体,强化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抓典型示范,强化示范带动作用;抓制度建设,强化先进性建设的保障措施),促进了各个基层党组织的“五好”建设,共创建了省级“五好”党支部1个、市级五好党支部2个,区级五好党支部1个。
社区服务中心位于新华路石岭街5号国恩大厦4—5层,总面积2600余平方米。中心设有便民利民综合服务大厅、社区365民情服务站、爱心互助站、文化活动站、商务楼宇综合管理服务站、法律援助站、心理健康咨询室、困难职工援助站、电子阅览室等功能站室。便民利民综合服务大厅内设社会保障、民政服务、计生服务、党务服务等9个服务窗口。中心开通365天24小时便民服务热线电话,为居民提供全天候、全方位、多领域的服务。
历史沿革: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1949年,新华路辖区属贵阳市第五区。
1950年,属贵阳市第五区。
1953年,第三、四2区合并为第三区,归第三区管辖。
1954年初,新华路办事处成立。
1958年4月,新华路、新桥2办事处合并为新华路办事处;同年9月,油榨街办事处与新华路办事处合并为新华联合办事处。
1960年4月,成立城市公社时撤销联合办事处,建立南明区新华公社;同年7月,改南明公社新华分社。
1961年12月,撤销新华分社,改南明区人民委员会新华路办事处。
1967年11月,建立南明区新华街道革命委员会。
1979年,南明区新华街道革命委员会改为南明区革命委员会新华路办事处。
1982年1月,改贵阳市南明区新华路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