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街道介绍

地名由来:因承接原呼兰镇得名。

坐落于呼兰旧城区南北大街80号(原呼兰镇址),区域为南北大街向东至哈绥铁路一线,面积30平方公里,总人口8.6万,辖6个社区2个行政村。

呼兰街道是呼兰区政府派出机构,坐落于呼兰旧城区南北呼兰街道大街80号(原呼兰镇址),区域为南北大街向东至哈绥铁路一线,面积30平方公里,总人口8.6万,辖6个社区2个行政村。

呼兰街道共有机关干部46人,班子领导干部6人,党工委按7个指数配备,内设6办1中心,均为正科级单位。

呼兰街道党工委共有基层党支部16个,其中:机关支部1个,老干部支部1个,公安支部3个,医院支部一个,企业支部2个,社区支部6个,村支部2个。共有党员370人,其中分布:机关26人,老干部26人,社区148人,农村78人,公安42人,卫生36人,企业14人。

-

经济发展

在经济发展上,由于组建时间较短,正处于探索阶段,按照年初计划,社会总产值9.2亿元,增加值2.1元,销售收入9.4亿元。经过努力形成了一些特点。

一是招商引资取得成效。克服了老城区,旧格局,资源少,无空间的难题。本着有大招大,无大招小的原则,全面发动,群策群力,自年初以来已招引奥非斯办公设备公司、金色年华洗浴、晟昱百加饲料三户企业,总投资600万元,达产后可实现产值1320万元,解决劳动力150人。完成区委下达的招商引资总任务的90%。

二是城郊型经济长足发展。两村均为城郊菜农。围绕城市需求,大力发展棚室生产,四季轮作,保障供应。两村有温室大棚532个,特别是伟光村蔬菜批发大市场建立后,今年又以其为中心修筑了多条白色路面,四通八达,方便了群众,形成了一个很强的果菜生产辐射圈,蔬菜贸易集散地,促进了城郊经济的大发展快发展,菜农收入明显提高,据统计果菜收入已占农村人均收入的60%以上。

三是民营经济发展良好。全街共有民营私营企业4172户,安置就业职工人数11.285人。尤其是国企改制后,因民营企业增加迅猛。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为街域经济发展和强区富民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历史沿革:

清代属呼兰城守尉副都统衙门管辖。

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改设呼兰府,1913年改设呼兰县,属呼兰县城,1945年设城关区,1949年3月恢复八面通镇,呼兰镇一分为四,1958年8月将区改为呼兰镇,1958年9月成立呼兰镇人民公社。

1984年撤销公社实行乡(镇)建制设立呼兰镇。

2000年实行撤乡并镇,撤销利民镇、腰堡镇将其行政区域划入呼兰镇称呼兰镇。

2004年呼兰县撤县设呼兰区,12月撤镇改设街道至今。

呼兰街道周边行政区地图

哈尔滨乡镇街道地图

哈尔滨社区/村地图

谷歌地图导航

CopyRight 2020-2024 谷歌地图网 All Rights Reserved.浙ICP备2024058711号

谷歌地图提供全国各省市高清卫星地图在线查询服务,包括局部详细的实景卫星地图,地图资料涵盖了全国350个城市地区,可放大查看城市的每一条街道及三维地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