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由来:东大圩建于清朝乾隆年间,沿南淝河右岸圩堤长约13千米,近300年历史,因有“合肥粮仓”美誉得“大圩”,故得名。
2022年12月,安徽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公布安徽省乡村振兴示范镇创建名单,大圩镇上榜。
2022年10月,2022年淘宝镇名单发布,大圩镇上榜。
2022年9月,大圩镇被授予第六届合肥市文明村镇称号。
2021年10月,南京大学空间规划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联合发布2021年淘宝镇名单,大圩镇榜上有名。
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宝镇,大圩镇榜上有名。
2020年7月,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重新确认大圩镇为2020年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2020年4月,大圩镇上榜第五届安徽省文明村镇名录。
2015年4月,合肥市委市政府授予大圩镇第三届合肥市文明村镇称号。
2011年12月,大圩镇上榜第三届全国文明村镇名单。
大圩乡位于合肥市东南,东临南淝河,南濒巢湖,西与包河工业区接壤,距市中心约12公里,面积45.8平方公里,辖19个村,140个村民组,人口2.72万。
大圩乡水陆交通便利,距骆岗机场、312国道、合安高速公路仅5公里,合肥的黄金水道南淝河、十五里河依乡而过,淝河路、花园大道、骆兴路构成了大圩“一纵两横”的道路格局。
全乡物产丰富,民风淳朴,优越的区位环境孕育出一块投资的热土,优美的自然环境造就出一片生活的乐园。
大圩乡素有“鱼米之乡”之誉,土地肥沃,水利条件优越,农业发展条件得天独厚,2004年4月被确定为“国家级列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注册的“大圩”农副产品系列品牌驰名省内外。随着国家级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实施,全乡形成了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现代化农业格局,林果、蔬菜、水产、水禽和优质稻米成为五大支柱产业,大圩雪菜、葡萄、冬瓜等农副产品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
大圩乡境内旅游资源丰富,是安徽省命名的14家农家乐旅游示范点之一。圩区3万多亩农田一望无垠,水道交错、路网纵横的田园风光极具江南水乡之特色。境内拥有多处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大孔祠堂、白马寺、隍城庙、慈云庵、饮水庵、陆大宝塔等名胜古迹。“合肥市义务植树基地”位于境内,“菜花节”、“葡萄节”、“十里渔场”等农家乐旅游项目更是名声在外,令游人流连往返。
随着大圩发展步伐加快,原区域规划已日渐呈现出制约发展的诸多弊端。为此,近年来,大圩乡党委、0积极争取市、区有关部门支持,相继修订了大圩乡总体规划、制定了大圩乡旅游总体规划,初步把大圩定位为发展旅游业、科研教育、商贸文化和生态农业等四大产业。目前,市规划局对大圩的区域道路、供电、供水、供热等基础设施正在抓紧规划。根据发展定位,近年来大圩乡加快了基础设施建设,动工修建了花园大道及圩区内部道路,乡域内的路网布局已初步形成。
大孔祠堂
大孔祠堂是孔华清为家乡族人所修的宗祠,也是江淮晚清时期的一组较为完整的宗族公共祠社建筑,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上世纪80年代初,该祠堂被合肥市政府命名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又被命名
历史沿革:
1961年成立大圩乡人民公社。
1969年4月与晓星人民公社合并成立东方红人民公社。
1971年4月分为大圩、晓星两个公社。
1978年5月大圩、晓星两个公社由肥西县划归合肥市郊区管辖。
1983年12月改社建乡,成立大圩乡和晓星乡。
1992年撤区并镇,大圩乡与晓星乡合并为大圩乡。
2002年3月,区划调整后,该乡隶属包河区管辖。
2007年4月,大圩撤乡建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