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由来:樟树乡因乡政府驻地“樟树坳”得名。传说此地曾有数株古老樟树,故地因树而得名樟树坳地处衡阳县与衡阳市郊城乡结合部,且与西渡经济开发区融为一体,民殷财阜。素有衡阳县“东大门”之称。
樟树乡是2001年衡阳市区划调整而新成立的一个小乡,总面积29平方衡阳县樟树乡公里,乡境东邻衡阳市,西界西渡镇,北与板市毗邻,南与三塘接壤,省道315线穿境而过。
地理环境
下辖8个村113个村民小组,1.1万人。这里山川秀美,人杰地灵。樟树乡地处永兴县东北部,西交耒阳,北界安仁,东经113º8´~15´,北纬26º19´~29´(县境最北点),驻地樟树下,距县城32公里。土地总面积97.5平方公里。地貌以丘陵为主,组合以低山居中,丘岗平间布其周。毛坪河、欧西河自中向北汇泌水,王家河自中向南入耒水。境内最高点腾头村候憩仙海拔554.9米,最低点洋佳村渡槽下海拔151.2米。特色资源
樟树乡地层与土壤以二迭系含煤地层、板页岩红壤为主体,南北均穿插石炭系地层、灰岩红壤,东北便冲点布白垩系地层、砂岩红壤。气候温热少雨多旱,植被优势林种油茶、杉、竹,森林覆盖率56.1%,生态环境良好。野生动物有狼、穿山甲、灰喜鹊、虎纹蛙等13种珍稀物种,野生植物有樟树、钟萼木2个珍稀物种,其中厅头村是县存2处钟萼木之一,最大树龄180年。境内名胜景观有腾头候憩仙,坦泉溶洞,便冲金狮岩,湖塘黄罗仙,小浦龟形山,界江牛耐庵等。农业在稳定种耕面积,提高粮食单产的基础上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先后建立起大小农产品生产基地32个。其中比较突出的有樟树、罗洪的2000亩反季蔬菜基地,罗洪的冬枣基地,上狮、群益的香西瓜基地等。重点扶持养殖大户,以罗洪的小黄牛、群益的黑山羊、樟树的良种猪、六冲的湘黄鸡、衡平的棚鸭比较有成效。民营经济快速发展。2001年来,该乡先后引进了安福陵园、金源灯饰玻璃厂、远华饲料厂、罗洪加油站、衡阳真空光电高科有限公司、衡阳生态乐园等重点项目,引进外资2个亿。安瓶厂、纸箱厂、冷拉丝厂等骨干企业生意红火。功春预制场、华子砖厂、罗洪砖厂等传统建材企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壮大。批零商贸、餐饮、服务业已成为乡域经济发展新的亮点,樟树工业小区已呈现出雏形。能源矿产
能源矿产,为优势矿种。主要为无烟煤,其次为烟煤,局部产石煤。无烟煤产于两个不同的地质时代。一是石碳系测水组无烟煤。黑色金属矿。乡内主要为铁矿(菱铁矿、赤铁矿、褐铁矿)和锰矿(氧化锰矿、碳酸锰矿)两种。赤铁矿分布于三塘乡竹溪坳,断续出露长约21公里,厚一般为0.5~1米,矿石品位含铁30~40%,含硫0.2~0.5%,含磷0.2~0.6%,预测资源储量为600万吨;菱铁矿分布较广,马田圩仙人岩菱铁矿共有3层,平均厚度达31.6米,平均品位含铁41.1%,D级资源储量为157.9万吨;褐铁矿主要分布于塘门口毛坪、罗卜岭,碧塘乡龙王岭;城郊乡黄竹岭、观音岩、大铁山等地段;较大的一处为大铁山褐铁矿,矿石品位含铁44.79%,含硫0.032%,含磷0.47%,探明基础储量69.9万吨。锰矿有分布于马田镇高仓村和太和乡钨萝村两处的碳酸锰矿,含锰量29.38~39.5%,碳酸锰含量44.38~87.5%,品位较高;分布于洋塘、油麻、悦来、马田、高亭、复和、城郊、塘门口等乡镇及樟树乡湖塘村、金龟镇清水村的氧化锰矿,锰含量10~30%,品位较低。上述两种矿的资源储量尚未探明。有色金属矿。乡内主要为黄铁多金属矿、铅铜矿、铜矿、锌、钛铁砂矿等矿种。黄铁多金属矿分布于塘门口镇汶洞村泥鳅窝一带,以黄铁矿体为主,品位变化大,伴生有铅锌矿、黄铜矿、斑铜矿、方铅矿、孔雀石等矿,含铜0.24~0.26%,含硫14~24%,含铅0.17~4%,含锌0~16.5%;矿脉有4条,主脉长达200余米,厚度0.9~1.2米不等,黄铁矿与铅锌矿互为消长关系。铅铜矿分布于千冲乡彼坑村,矿脉厚0.05~0.1米不等,矿石品位极不均匀,铅含量0.4~25%,估算铅资源储量约2万吨。分布于鲤鱼塘棉花垅至老罗仙矮塘铺铅锌矿,矿石品位含铅高达7.97%,一般为0.64~0.965%,含铜0.14~0.45%,具有一定的工业价值,今后有待进一步普查勘探。汞砂矿(朱砂矿)分布于三塘乡溪尾至马蹄岗一带,1级异常区面积45平方公里,矿石中伴生有锡石、锆石、电气石、钛铁矿等。砂铜矿分布于城关镇的铜角湾和湘阴渡镇的湘阴两处,已探明砂岩地层矿石品位很低,需转向红色盆地继续寻找具工业价值的铜矿。钛铁砂矿分布于复和乡的金华、巷口、梓木一带,脉长1500米,矿层厚达70厘米,资源储量及品位未查明。非金属矿。砷矿分布于三塘乡雷家坪附近的似斑状黑色花岗石与碳酸盐岩的接触带中;矿石伴生有黄铜矿、锡石、锌矿等。通过钻探探明储量3.49万吨,矿石含砷0.52%。矿体走向断续出露约15公里,厚3~7米不等,矿石成份为含水硅酸盐,品质较好,储量丰富,有一定工业价值。地下热水资源。
文化教育
衡阳县樟树乡樟树中学位于樟树乡群益村,是衡阳县的东大门,位于蒸水之滨,省道315线之旁,风景秀丽,交通便利,育人环境良好,地理位置优越,是培养人才的好地方。樟树中学创办于1940年,已有六十多年的办学历史。学校占地面积达7044平方米,建筑面积3622平方米,教学环境大为改观,教学设施日趋完善。办公室、仪器室、实验室、卫生保健室、创新陈列室、教工活动室、电脑室、语音室、多媒体教室等一应俱全。学校现有14个教学班,学生798人,教职工45人(专任教师38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2人,中学一级教师10人,教师合格学历达100%,是一所合格的农村初级中学。学校历来注重内部管理,狠抓教学,重视《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以“严谨执教,勤奋求学”为办学宗旨;以培养“专家型”教师队伍、培育“特长化”学生为奋斗目标。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学校注重学生德育工作,用后进学生进步奖评比制度实施后进生教育,并建立德育训导员制度对后进生进行跟踪教育。学校以语文教学改革为龙头,其课题在省市立项,在衡阳市第六届教育科研成果评比中荣获一等奖,课题组长谭青峰撰写的《初中语文教育创新概论》被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其它教师教研论文在各级获奖30多篇。同时,学校在学生个性特长教育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每年举行的县“三独”比赛中,学校均有学生获得奖项。在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中,学校更是硕果累累,奖项不断。在科技小发明、小创作、科技论文写作中,学校亦有突出表现,均获过省市以上奖励。
历史沿革:
民国时期,属义化乡。
1949年10月,属衡阳县第三区。
1952年7月,属第十七区。
1956年5月,撤区并乡,属板桥乡。
1958年9月,为东风人民公社。
1961年11月,为樟树人民公社,隶属板桥区。
1995年,撤区并乡,并入呆鹰岭镇。
2000年12月,析出重置樟树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