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由来:
原名山尾园,明嘉靖十九年(1540)已形成村落,王、杨、黄、柯、蔡五姓同居,民国37年(1948)10月在该村成立华湖第一个乡政府时,为象征未来美满、幸福家园而易名“美园”。
基本介绍:
美园村位于华湖镇东北部下辖,美园,红塘,宫林三个村民小组,全村现有495户,总人口3200人,总劳力820人,外出务工300多人,(大部分往广州,深圳,普宁,汕头等地区打工),全村耕地面积971亩,其中水田453亩,旱园518亩,山地面积1100亩,种植荔枝600多亩。大部分山地处于丘陵或半山坡地带,山地开发不多,可灌溉面积少,加上农业基础设施落后,生产一直发展不起来,村民收入低,集体经济十分困难。2009年村集体经济收入2.4万元,村民年人均收入2650元,其中年人均收入2500元以下贫困户201户,1129人(其中年人均收入在1500元以下贫困户95户488人),分别占全村总户数、总人口的41.9%和36%,既是揭阳市重点扶贫村,也是著名的革命老苏区。美园村有古村三山门1座,古村内保存着1927年我党著名革命家彭湃同志在美园村指导潮汕地区开展革命斗争期间居住的彭湃故居。新中国成立后,彭湃同志在屋内留下的睡床、办公小桌、书桌、石砚台以及盛装衣服,文件的竹囊、冲壶,从日本带回的短裤等被惠来县博物馆收藏。彭湃古文居被列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村猪槽石山峰、包血山和彭湃石居流传着革命战争年代感人的故事。村东北面有石井水库(小2型),并创办有惠民科技有限公司,集饲养、研发有基液体肥为一体的科技农业企业。目前,村主要农作物有水稻、萝卜、蕃薯等。
美园村与犁集村、丁田村、先春村、新地村、茶铺村、堡内村、池畔村、华宅村、祭坑村、坪田村、华堡社区、官路村、华陇村、华谢村相邻。
历史沿革:
1949年美园隶属于华堡乡;1956年从华堡乡拆出,成立犁集乡,美园属犁集乡;1958年9月易名为犁集大队;1975年11月美园、红塘、宫林三个自然村从犁集大队拆出,设立美园大队;1983年11月与犁集大队合并,成立犁集乡政府;1986年11月,拆乡建村,美园、红塘、宫林三个自然村合并成立美园村;1989年11月易名为美园管理区,1999年改称美园村民委会,沿用至今。
周边相关:
美园村附近有世铿院、惠来海滨度假村、大南山八国风情园、金海湾植物园、神泉胜迹、客鸟尾石笋等旅游景点,有惠来荔枝、靖海鲍鱼、靖海豆楫、隆江菜脯、油索、隆江绿豆饼等特产,有惠来九鳄舞、高跷虎狮、民间信俗(打火醮)、葵潭鹤舞、靖海景屏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