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于家庄村位于莱城东南20公里处。北邻清泥沟村,南邻徐家庄村,东、西分别与南城子坡、卧龙港村相邻。耕地面积120亩,119户,423人。
南于家庄村地处丘陵,群山环抱,据村中关王庙碑记载,于家庄村建于明朝初期,有于姓自河北枣强县迁来定居,以姓名村于家庄,因重名,于1982年由莱芜县人民政府批准,改称南于家庄。
据《莱芜市志》载,民国初,南于家庄属莱芜县颜庄区;1941年莱芜划分为:“莱芜、博莱、新甫”三个县,南于家庄属新甫县清泥区;1951年属清泥乡;1958年属颜庄人民公社清泥管区;1985年属城子坡镇;1995年属钢城区城子坡街道办事处;2001年属钢城区艾山街道办事处。
南于家庄自明朝初建村数百年来,村民聚居在此,繁衍生息,世代和睦,耕作互助。期间栾姓和方姓陆续迁入,现全村仅有栾姓一家,是由明末栾成山率众从淄博迁来的。
南于家庄村自1949年后,在党和各级政府领导下,积极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之中。1950年村政权成立,下设生产互助组,1955年全村约70农户,加入了初级合作社,由栾曰新任社长。当时的分配政策是“地四劳六”,后转为“人六劳四”。1957年南于家庄村与清泥沟村、小回家庄村联合成立了颜庄区清泥乡“益民高级农业合作社”,实行“按劳分配”。1959年南于家庄村退出联合高级社,实行自治。1971年南于家庄开始农业学大寨,村民开山治岭,打石修堰,深翻、平整土地,结合“破四旧、立四新”,扒坟取石,平墓种地,1971年冬天,南于家庄新增土地50亩。1972年底,修河堰500余米,底宽1.5米,封顶1米,堰高3.0米,河堰的修成彻底解除了夏季暴雨时洪水进村的威胁,确保了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南于家庄村土质好,水源足,自古以种菜为主。清末,整个村庄曾为清泥沟的大地主供应蔬菜。近年来,村民逐渐认识到科学种菜的重要性,村委会结合本村实际,在1995年对已有土地推行产业结构调整,打破菜地按人分配的制度。把全村的50余亩菜地,集中划分给40余户热心种菜的农户,形成规模种植,村委还带领种菜专业户下沂南,赴寿光参观学习,1996年建起了高标准寿光冬暖大棚8个,沂南高交架重型大棚80余户,零星地块建起了小拱棚,菜地生产有大的提高,淡季不淡,四季有菜,经济效益增长。2000年莱新高速公路施工,路基从菜园中心而过,占菜地近30亩。为支援国家建设,南于家庄人甘于牺牲自己的利益,拆除了大部分冬暖大棚。“有地种菜自己卖,无地贩菜也要卖,”一部分有经济头脑的村民及时调整自己思路,干起了贩菜的生意,现全村有31户贩卖青菜。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活了南于家庄人的经济意识。一部分有远见的人率先从事个体经济。1992年以后,村民的经济意识越来越强,大都根据自己的实际和特长,纷纷发展多种经营,投身市场经济,重点从事养殖、运输、建筑、手工加工、餐饮、装饰及各种服务行业。截至2001年年底,村民从事经济生产的人数达百人之多,仅运输、贩运业,就发展到汽车8部,拖拉机11部,各种农用三轮车20余部,全村人均收入3000余元。
因莱钢围村三面钻井,地下水位下沉,村民原有水井干涸,机井抽出的水不能饮用,群众生活用水十分困难,村民生活用水要到北沙岭去运。往返8里之远。为此南于家庄村在1997年数次与莱钢协商,以莱钢援助为主,村民集资为辅,在村南钻深水井一口,深200米,解决了村民生活用水,并扩浇土地50亩。
南于家庄村历来重视教育事业。建国前村里就开办农民识字班、夜校、半耕半读等学校并能坚持常年不断。村民栾思瑞还在宋家庄、傅家桥、清泥沟等村办过私塾。1963年,村里建立了正规的全日制小学先后由栾尚顺、栾尚汉、栾尚华任教师。1982年教育部门为提高教学质量,取消复式班,一个年级不够一个班的村,统一安排合班并校,南于家庄村与徐家庄合并。1994年,莱芜市实施合班并校,又合并到城子坡街道办事处中心小学,现为艾山街道办事处中心小学。南于家庄村自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共考入各类大中专院校学生10人。第一个考入大学的是栾尚敏,时为北京航空航天学院。南于家庄自建村至今已500余年,村民勤劳勇敢,朴实善良,相亲相善,世代相传。今天的南于家庄人在各级党委、政府领导下,正为建设一个富裕、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而作不懈努力。
*数据来源于莱芜市人民政府网站
于家庄村附近有钢城大汶河国家湿地公园、棋山省级森林公园、汶源风光区、山东巧夺天工红木博物馆、华山国家森林公园、城岭村等旅游景点,有莱芜鸡腿葱、莱芜黑山羊、莱芜大蒜、莱芜花椒、炒木樨肉、双烤肉等特产,有莱芜梆子、花鼓锣子、鼓子秧歌、济南羽毛画、章丘芯子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