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耿公清村入选2017年山东省卫生村名单。
耿公清村位于莱城西北6公里,方下镇政府驻地东北2公里处,嘶马河西岸。地处平原,东有东岭,与古石沟、蔺家庄交界。北靠孟公清村,南邻张公清村,西临方下河。576户人,1842口人,耕地1141.2亩。
据有关祖谱记载,明洪武年间,耿姓和赵姓由河北枣强县先后迁此。刘姓早居,原名刘家峪,始建村无考。另有张姓从邻村迁来。因村东岭有古代矿坑,故称耿家矿坑,后改称耿公清。
清康熙《莱芜县志》记载:“封邱保•耿家矿坑”。解放前隶属鲁西区,1947年属方下区,1958年隶属方下人民公社,1984年隶属方下镇至今。
耿公清村民,自明洪武年间聚居此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民风淳朴,耕读继世。村中现有耿、赵、刘、张、毛等姓,耿姓居多。
村东原有两小村——北赵庄、南赵庄,因开铁矿迁入大村。村民不分宗族,贫富,多寡,世代和睦相处。
在长期的革命与建设事业中,耿公清村民一直是奋勇向前。解放前组织游击小组,打击日本鬼子。在解放战争中,大力支援前线。耿德水14岁参军,到陕甘宁边区参加革命;耿效荣、耿元兴等参加过莱芜战役;耿傲云、耿梅亭等参加志愿军赴朝作战;赵木范等参加过淮海战役支前工作,被授予“支前模范”称号。有6位烈士为国捐躯。
新中国成立后,本村打开了历史新篇章。1950年以耿法兴为首成立了第一个互助组,随后,相继成立了6个互助组。1954年6月,耿香亭、耿来文为负责人成立了初级社,社长耿聚业。人民公社化后,全村分为6个生产队,后改为12个(核算单位)生产队,实行“地四劳六”分配,后改为“人七劳三”。20世纪60年代初,生产大队团结带领全体社员兴修水利,防旱治涝,大搞副业生产,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大大提高。1981年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村民积极性提高了,耕地的产量越来越高,解决了温饱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村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近几年正向小康生活迈进。
1971年,耿公清村“学大寨”,村民对南岭进行综合治理、改造。全体村民大会战,把七沟八梁的南岭治理成层层梯田,治理耕地370多亩。在赵庄铁矿的援助下,修建提水站1座,把矿中排入江沟的水提到南岭上,一度使岭地变成了水浇田。1977年1月,对西洼800亩地进行改造,划为20亩一片,一个生产队4片,全村分为48片。修整两条笔直的生产路。1972年,修建了二级提水站,全村土地只用几天就可以浇灌一遍,变成了旱涝保收的丰产田。
耿公清村历来重视教育,崇尚文明。1938年就建有私塾学校。解放后,村中建立初级小学,后逐渐发展为完小和附中班。上世纪90年代学校合并到张公清,村里投资十几万元改建成为幼儿园。该村先后有十余名学生考入大学,有的已参加工作。农民画家耿国庆自学成才,其作品曾多次获奖。
耿公清村民自古勤劳耕作,然亦不乏经商之精明者,心灵手巧艺人更是不少,像铁匠、开油坊的、搞运输的等。近几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百业兴旺,本村相继办起了养貂厂、家具厂、装饰公司、香油坊、建筑队、石料厂、选矿厂。无论大厂小厂,利润均都丰厚。最大的厂是选矿厂,收矿石选精粉,为耿公清创造了可观的经济利益,村民至今不用上交提留,由村委统一支付,并给村民统一缴纳“三提五统”。
村东原有一岭,叫大黔岭,地表和地下有大量铁矿石。据有关资料记载,此地在唐代就有开采,以露天开采为主,也打了一些斜洞,整个岭上是黑红色矿石和矿粉,并有一个人工挖掘的大矿坑,叫大黔窝子。邻村都以古矿坑名村,叫“×矿坑”(矿,音公)。1958年,几十部钻机在大黔岭周围勘探,并开始建矿,几百名开矿大军进驻赵庄露天开采,名为“赵庄铁矿”。该露天矿方园1华里、深100米,从地下几十米处挖出过唐代的壶、碗、镐头等文物。露天矿开采完后,在矿南打一竖井,开采更深的矿石,因地下水太大,停产。前后共开采了15年。现在,马庄铁矿在旧址修建了新型建材厂。
莱芜铁矿谷家台矿区采矿抽水,致使村东大面积塌陷,矿上补助塌陷户,搬迁到矿南建一新村,现已有100多户,赵庄铁矿的开采,给耿公清带来了机遇。先是先进文化,电影戏曲,后来的电视等,开阔了村民的眼界。以铁矿为依托,村民到矿上干临时工、卖石料、砸石子、拣铁石、挖矿粉、搞烧结(铁粉烧成铁球团)等。还带动了运输业,本村拥有拖拉机50多台,汽车十几部,大部分人很快富了起来,集体经济得到壮大。现在,村民住进了砖瓦房、新楼房,率先成了电话村,闭路电视进入家家户户。村民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
耿公清村村民将进一步解放思想,审时度势,优化环境,创造条件,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建设现代化新型农村。
*数据来源于莱芜市人民政府网站
耿公清村附近有莱芜战役纪念馆、房干生态旅游区、莱芜龙山、雪野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济南香山旅游区、鲁中抗日战争展览馆等旅游景点,有莱芜生姜、莱芜黑猪、莱芜猪、莱芜吉山黑鸡、高庄芹菜、莱芜白花丹参等特产,有顺香斋、亓氏酱香源肉食酱制技艺、孟姜女文化传承故事、中元节(莱芜中元节习俗)、蹉地舞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