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镇介绍

地名由来:因位于穆棱河西岸。

河西乡位于穆棱市西北部,距市区仅0.5公里,东距绥芬河、东宁等国家一级口岸94公里,南距牡丹江市95公里,处于东北亚“金三角”腹地。全乡幅员860平方公里,辖有18个行政村,三矿一场(光义矿、石墨矿、兴隆矿、牡丹江种畜场),总户数为5,500户,总人口2.5万人。

河西乡是穆棱市矿产资源最为丰富的乡镇,盛产“二黑一黄”(石墨、煤炭、黄金),“百里金川”闻名全国。境内有岩金、沙金、煤炭、石墨、花岗岩、大理石,蛇纹岩等诸多矿藏,其中极具开发前景的矿藏有:煤炭储量2.2亿吨,石墨储量2,820万吨,岩金储量30.4吨,沙金储量8吨,花岗岩储量72.43万立方米,大理石储量100万立方米,蛇纹岩储量40万立方米。

河西乡物产富饶,山川秀美。全乡共有土地面积46,300亩,草原面积21,746亩,森林面积25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0%。这里山多宝多,在广袤的森林中生长着红松、落叶松、樟子松、水曲柳、柞桦木等名贵木材;有人参、黄芪、刺五加、桔梗、龙丹草等数百种中药材,有黑木耳、元蘑、猴头、榛蘑、蕨菜等山珍产品,年产量达1,000多吨。

河西乡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全乡粮豆薯总产量2,697万斤,农业总收入4,958万元,工业企业52户,年实现产值3,578万元。全乡工业经济形成了以煤炭、冶金、建材、酿酒、农副产品加工等五大工业体系,工业产品达几十种,其中“酒仙”牌系列白酒、大理石墓碑、高效节能红砖等产品畅销国内十几个省、市和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迅速,特色、绿色农业初具规模,肉牛养殖、绿色食品开发、无公害农作物种植等产业方兴未艾,前景广阔。优质彩米、天然黑木耳、无公害绿色蔬菜等产品在市场上享有很高的盛誉。

河西乡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全乡程控电话进入国际直拨网,移动电话和无线寻呼实现全国联网,乡村道路硬化率达到70%。教育、文化、卫生设施齐备,广播电视实观了“村村通”。

河西乡以最优惠的政策,最优质的服务,最宽松的环境,诚邀中外各地企业家以合资、合作、独资或购买、兼并、租赁、参股、控股等多种形式来我乡开发建设。

河西乡人民真挚热切地欢迎各界朋友到河西旅游观光,洽谈项目,投资创业,大展宏图,共创辉煌灿烂的明天。".

历史沿革:

镇驻地雷峰村,原名下雷峰岐(雷峰气)。

雷峰岐,满语为“熊皮”之意。

清代此地的开发,始于采金,雷峰沟素有“百里金川”之称。

清同治二年(1863),即有人到凉水泉子(今三兴、雷峰、金山一带)私采黄金,随之为采金而至的人日多,隶属宁古塔副都统管辖。

清末,随着招垦的发展,聚居在向阳屯、雷峰岐、百草沟的农业人口渐多。

清宣统元年(1909),隶属穆棱县管辖。

1914年属第二警察区。

1921年属第三区。

1923年属八面通镇。

1933年设雷峰甲,隶属八面通保。

1939年改设雷峰村。

1946年4月,隶属八面通区。

1947年1月划归北穆棱县。

1947年10月并入穆棱县。

1949年7月设置第八区,同年11月撤销,并入第一区。

1956年3月,撤区划乡,分设河西、普兴、福来3个乡。

1958年9月,将3个乡并入八面通人民公社。

1960年4月,将原3个乡从八面通公社划出,成立黄金人民公社,同年8月更名为河西人民公社。

1984年8月,改为河西乡。

2011年7月15日,改设河西镇。

名称沿用至今。

河西镇周边行政区地图

牡丹江乡镇街道地图

牡丹江社区/村地图

谷歌地图导航

CopyRight 2020-2024 谷歌地图网 All Rights Reserved.浙ICP备2024058711号

谷歌地图提供全国各省市高清卫星地图在线查询服务,包括局部详细的实景卫星地图,地图资料涵盖了全国350个城市地区,可放大查看城市的每一条街道及三维地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