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由来:白山镇因境内白山堡而得名。白山,原名岜白,壮语byahau,意为白色的山。
2021年6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白山镇人口数量为9.66万人,位列马山县各街道乡镇人口数量排行榜第1位。
2012年12月,环境保护部授予白山镇2010—2011年度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
白山镇由原白山镇与合群乡于2003年3月合并而成,地处县城所在地,得天时、享地利、拥人和,是马山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现辖15个行政村6个社区,总面积223.3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691.4公顷,其中水田1017公顷,旱地1574.4公顷,总人口74817人。白山镇所辖6个社区总面积9.97平方公里,共有8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4957人。改革开放以来,在“工业强镇、商贸活镇、多经富民”思想的指导下,该镇不断优化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经济建设和城镇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效。2002年,社区内共有个体私营企业2415个,企业总产值9407万元,财税收入达1100多万元,成为马山县举足轻重的财税大户。社区内先后兴建了两座农占地达9408平方米的农贸市场、道宽30米长1200米的新兴示范街、88.9亩的江滨居民住宅区第一和第二期工程、新兴电影院、金伦宾馆、人民广场、县城过境二级公路、江滨公路、水南高速路出口40米宽的大道等一系列重大工程,街道绿化、亮化、美化进展迅速,城镇功能不断完善。白山镇所辖的15个行政村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水源丰富,总面积213.3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508公顷,总人口42985人。各行政村交通、通迅、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比较完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比较迅速。2002年,各村优质谷种植面积7000亩,高产高糖糖料蔗种植面积3440亩,速生丰产林9500亩,黑山羊养殖数量达2.5万多只,行政村农业总产值4190万元,财政收入298.59万元;以红山水泥厂、大同双飞粉厂为重点的乡镇企业逐步发展壮大,2002年乡镇企业总产值2447万元。白山镇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也都走在全县的前列,舞龙舞狮、会鼓、花灯会展等民族传统活动丰富多彩,近年来先后组织合群村、新兴社区的铜鼓队到南宁、梧州等地为区内外各届人士表演,多次载誉而归。2001―2002年,镇内的百悟屯、百怀屯、合灶屯、下旺屯等分别荣获“自治区文明村屯”和“地区文明村屯”称号。迎着新世纪的曙光,踏乘-东风,新的白山镇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建设新白山,打造新形象,实现新跨越,白山镇将以开放的胸怀,诚邀天下朋友投资开发,共创美好未来。
林朋石刻
林朋石刻位于马山县白山镇大同村下岭屯后山,时代为明代,类别为石窟寺及石刻。2011年,林朋石刻被公布为马山县文物保护单位。
“205”上坳石刻
“205”上坳石刻位于马山县白山镇上龙村六代屯,时代为清代,类别为石窟寺及石刻。1989年,“205”上坳石刻被公布为马山县文物保护单位。
下巴拱桥
下巴拱桥位于马山县白山镇大同村下巴屯,时代为清代,类别为古建筑。1989年,下巴拱桥被公布为马山县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1958年8月,设红旗公社。
1960年,红旗公社改为城厢公社。
1980年,城厢公社分置城厢镇。
1982年,城厢镇改白山镇。
1984年,合群公社改为合群乡。
2003年7月,白山镇与合群乡合并为白山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