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由来:思茅街道因思摩竹而得名,“思摩”系濮语,意石头,赋于竹坚硬,称思摩竹,古代澜沧江流域遍布此植物,随岁月流逝,原住民族被冠以思摩部,逐渐演变为“思茅”。
2022年10月,2022年淘宝镇名单发布,思茅街道上榜。
2021年10月,南京大学空间规划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联合发布2021年淘宝镇名单,思茅街道榜上有名。
思茅镇地处北纬22°42′,东经100°59′;海拔高1302米。属亚热带气候,最高气温35.7℃,最低气温3.4℃,年均气温17.7℃。年无霜期352天,年均日照2159.7小时。年均降雨量1535.4毫米,冬无严寒,夏无酷署,四季如春。被过往游人誉为“天然氧吧”。
思茅镇位于普洱市思茅区北部,是市、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镇政府驻思茅区边城东路12号,是一个集思茅镇城市和农村为一体的综合镇。地处北纬22°42′,东经100°59′,东与倚象镇接界,西与震东乡相连,北与宁洱县同心乡接壤,南与南屏镇毗邻。东西最大横距18.4公里,南北最大纵距19.7公里。全镇面积203.5平方公里,辖5个村委会、54个村民小组,7个社区,现有辖区总户数26396户(其中农村4792户),总人口91181人,其中:常住人口71445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7081人,农业人口14364人),有彝、哈呢、傣等14个少数民族。全镇有耕地8806亩,农民人均耕地0.61亩。林地185035.12亩,森林覆盖率72.9%。2008年末,全镇民营经济收入42700万元,财政收入5855万元,农业总产值866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252元,工业增加值520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9600万元。主要经济支柱产业以种植、养殖、第三产业为主。
-
自然地理
思茅镇全境地形鞋形的小盆地,属横断山脉南端无量山余脉,地势平坦。平均海拔1320米,主要山峰有莲花思茅镇大尖山、长梁子等,最高山峰莲花大尖山,海拔2005米,最低点是莲花丫口,海拔为980米。镇内河流思茅河发源于城南班福山,由南向北纵贯思茅坝,其主要支流有石屏河、石龙河、洗马河。思茅河流入宁洱大河并入小黑江,汇入澜沧江,全长46.6公里。年平均气温19.4℃,年降雨量1340.9毫米,境内松林挺拔苍翠,山清水秀,四季如春,如镶在绿海中的一颗明珠,是云南真正的春城。目前,随着镇内北部城区、莲花工业园区一期规划工程、“一道两寨”乡村旅游路线、洗马河旅游环线等重点项目的开发建设不断深入,加之通往东南亚经济大动脉省道磨思路横跨我镇东部等这些优越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给我镇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
历史沿革
思茅镇始设于民国2年(1913),后因1919年疟疾爆发,城镇萧条,民国24年(1935)改为复兴镇。1949思茅镇年10月改为复兴区。1958年改为复兴镇。1961年由思茅专署直接管辖,1966年改名红武镇。1969年10月思茅专区革命委员会批准成立红武镇革命委员会,未经省和国务院批准将红武镇升格为县级革委会。1970年11月,改名思茅镇革命委员会,同时将南屏公社划归思茅镇辖。1975年12月,恢复区级镇与南屏分开,归普洱县管辖。1981年底归思茅县,1984年3月体制改革,镇辖1个乡级街道办事处,2个乡级农村办事处。1997年12月,把原南屏镇的三家村、莲花、箐门口3个村民委员会划属思茅镇。
思茅镇现辖平原、曼窝、三家村、莲花、箐门口5个村民委员会,7个社区居民委员会,29条城镇街巷及居民,全镇共84490人。0思茅镇党委、镇人民政府驻边城东路12号。
历史沿革:
民国二年(1913年),设立思茅县思茅镇。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改称复兴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设立思茅县复兴区。
1958年,思茅县合并普洱县,称普洱县复兴镇。
1969年,改为思茅地区直辖思茅镇(县级)。
1976年,又划归普洱县,称思茅镇。
1981年,恢复思茅县后,改称思茅县思茅镇。
2007年,思茅区设立后,属思茅区。
2019年12月,撤销思茅镇,设立思茅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