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由来:“石丁村”指旧时为一海滨田围,名石丁围,村以围名。
荣誉排行:
2023年4月,2022年广东省乡村治理示范村创建单位名单出炉,石丁村在列。
基本介绍:
石丁村位于南和片区的东北,原为南海滨的一小沙洲,1917年南砂林氏在此创村,取名敬业里。1922年8月2日闹“82”风灾,遭海潮袭击,村中所有房屋被海潮冲垮殆尽,全村只剩下几根石柱直指上天,后由南砂林姓集资重创新村,取其石丁不倒不败之美意,故取名石丁村。全村住户135户,人口561人,党员22人,支委3人,村委3人,交叉1人;土地面积562.30亩,耕地面积226.30亩。2007年村经济总收入673.8万元,集体收入7万元,农民人平收入4255元。村民以林姓为,80%劳力从事第一产业。近年石丁村努力发展经济,农业生产以水稻、花生、蔬果种植及水产养殖为主,尤以“三鸟”养殖著称,村平均每户养殖数在100只以上,曾被誉为“澄海百禽之村”。1998至2001年,该村连续四年荣获澄海市农业四大基地称号,2000年被澄海市政府授予“劳模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石丁村与塘西村、南畔洲村、头冲村、南社村、西洋村、明德村、新陇村、龙潭村、河美村、月窟村、石头坑村、和洲村、新兴街村、观一村相邻。
历史沿革:
1917年南砂林氏到此创村。
原属澄海县苏湾都。
1949年属苏北区。
1950年与明德、大围、南畔洲、南砂合称新联乡,属三区。
1958年9月成立澄海县人民公社,属第一支队117团。
1959年属苏北人民公社。
1961年属东陇人民公社,时南洲、明德、大围、石丁合称为南洲生产大队。
1971年9月,南洲生产大队调整为南洲、明德、大围、石丁4个生产大队,属东里人民公社。
1980年属东里镇。
1984年1月设石丁管理区。
1986年11月设石丁村。
1990年9月设石丁管理区。
1998年9月设石丁村,沿用至今。
周边相关:
石丁村附近有前美古村、陈慈黉故居、名贤余氏家庙、德华民俗文化公园、樟林天后圣母庙、樟林古港等旅游景点,有橄榄菜、酸咸菜、东里猪脚饭、卤鹅、猪头粽、樟林鼠曲粿等特产,有澄海蜈蚣舞、澄海灯谜、潮阳英歌、潮阳剪纸、南澳渔民舞草龙习俗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