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由来:曾名富南村,始建于宋末,由福建王、魏二姓族人到此创居。明万历年间属富砂乡(也称内砂乡),因富砂乡分为东、南、西、北4个社,该村在南面,故名。
荣誉排行:
2022年10月,2022年淘宝村名单发布,南社村上榜。
2021年10月,南京大学空间规划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联合发布2021年淘宝村名单,南社村榜上有名。
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宝村,南社村榜上有名。
基本介绍:
南社村位于新津河上游,东临澄海,南靠国道324线,全村总面积1.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800亩;总人口近5579人,约1170户,党员近129名,“两委”干部11名。近年来,南社村按照区、镇两级的统一部署,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主题,以教育活动为契机,加强班子建设,搞好综合治理,积极发展集体经济,不断推进和谐平安新农村建设。南社村先后荣获“广东省文明村”、“广东省民主法治示范村”、“市、区信用村”、“市计划生育先进村”和“区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毛织和农副产品加工是南社村两大支柱产业。现有艺宇印刷包装有限公司、玉蕾实业有限公司、韵嘉工艺服装厂、群盛毛织有限公司、南泰毛织有限公司、业生果菜有限公司、信茂企业有限公司等30多家企业,其中艺宇印刷包装有限公司于2005年年底投产,占地50亩,总投资6000万元,年产值1.5亿元,年税额超过500万元,是南社村投资额最大,上缴税收最多的一家民营企业。在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同时,南社村加大对基础设施及村容村貌整治的力度。在各级的支持下,经过多年努力,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水、电、道路、卫生等基础建设及村容村貌整治、绿化,村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有效改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已初具规模。
南社村与龙头村、下蔡村、华新村、华埠村、凤美村、凤窖村、大衙村相邻。
历史沿革:
宋属揭阳县蓬洲都;明洪武二年(1369)属揭阳县蓬洲都;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澄海设县,蓬洲都改为澄海县辖;民国时期属澄海县上蓬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澄海县上蓬区上东乡;1953年8月属澄海县第五区南社乡;1956年3月属澄海县凤窖乡;1958年10月属澄海人民公社第四支队南社生产大队;1959年5月属汕头市郊区外砂公社南社生产大队;1961年4月属澄海县外砂公社南社生产大队;1984年1月属澄海县外砂区南社乡;1986年11月属澄海县外砂镇南社村;1990年8月改为澄海县外砂镇南社管理区;1994年1月改为澄海市外砂镇南社管理区;1999年3月改为澄海市外砂镇南社村村民委员会;2003年1月随外砂镇从澄海市划入龙湖区管辖;2019年改属龙华街道,沿用至今。
周边相关:
南社村附近有汕头方特欢乐世界蓝水星、蓬沙书院、妈屿岛、鸥下许氏宗祠、龙湖海湾大桥、证果寺等旅游景点,有达濠鱼丸、五香溪家禽、油泡鱼册、潮汕绿豆糕、李厝蔬菜、生炊龙虾等特产,有潮汕古建筑营造技艺、潮阳英歌、潮阳剪纸、南澳渔民舞草龙习俗、潮阳笛套音乐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