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砥镇介绍

地名由来:有两说;一说是因乌江从潮底滩汹涌淌下不见河底而得名。另一说是因1816年,黎星垣因滩上巨石有田秋束题“黔中砥柱”,以“砥”“易”“底",音同义优而得名。

潮砥镇位于贵州德江县城东南部,距县城:30KM,东邻枫香溪镇,西抵乌江河流,南接思南县鹦鹉溪镇,北与长堡乡接壤。全镇总面积58.38平方公里,东西长10.15KM,南北宽12.7KM,周长45.3KM。属武陵山系,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7.1℃,年有效积温4087℃,年降雨量1170MM,年日照时间1109小时,气候温和,全年无霜期269天,镇政府驻地经度108°14′19″,纬度28°6′20″,辖区范围经度108°13′——108°19′,纬度28°04′——28°11′。贵州第一大河乌江与发源于梵净山麓的小溪河横贯东西、南北,水资源丰富,土地肥沃,适宜水稻、小麦、玉米、油菜、红薯、花生、等农作物和油桐、杜仲等经济作物的生长、生产。潮砥镇原属潮砥区,1992年10月“建并撤”后,将原潮砥、小溪、楠木三个乡合并为现在的潮砥镇。全镇辖17个村和1个居委会,191个村民组,6083户,人口23806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87人,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7O.1%。现有耕地面积12895.67亩,其中田10993.3亩,有林地1O.251平方公里,草地15.481平方公里,水域2.583平方公里。2004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7569.1万元,乡镇企业产值1605万元,财政收入164万元。粮食产量10762吨,人均占有粮食452公斤,人均纯收入1272元。现有14个村通公路,潮砥至长堡沿江公路正在修建当中,覆盖我镇7个村,总里程22KM。村村用上了电,2002年10个村实现了农村低压线路改造,全镇电视覆盖率65%以上。1997年开通了程控电话,现有电话580门以上。2001年8月开通了移动电话,现有移动电话300部以上。潮砥镇水资源十分丰富,水上交通较为发达。乌江盛产名贵鱼种——鲢鱼。小溪河岸建有两座发电站,年发电量160万千瓦,投资1.3亿元的白水泉电站也正在我镇实施。沿河两岸均为优良坝田,有提灌站和水轮泵站7座,灌溉面积1800余亩,水稻生产年年丰收,素有“鱼米之乡”之美称。潮砥镇人文景观独特,可开发旅游资源非常丰富。现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为明代文人田秋手迹——“黔中砥柱”摩崖石刻。潮砥八景“青龙啸月、白虎含烟、金鱼射水、玉鲤悬崖、将军晒肚、老叟观星、文笔传声、峭壁禅房”声名远扬。潮砥集镇坐落在乌江之滨、小溪河岸,集镇总面积3.85平方公里,辖1个居民.

黔中砥柱

黔中砥柱德江县城东30公里处的乌江潮砥滩边一大石礅上,横书阴刻着“黔中砥柱”四个大字。其前款为:“甲申岁孟月吉旦”,落款为:“西麓田秋题”,均为竖书。四周刻了一条单线长方形连框,形成一幅庄重

文昌宫塔

文昌宫塔位于德江县潮砥镇小溪村。该塔为当地村民所建,分四层,呈六角形,塔高8米,占地面积3平方米;建于清乾隆年间。第一层石壁刻有:“天神执器,野鹿衔花,银鹭叼鱼”等图案为塔基;第二层为石室,

历史沿革:

北周至隋唐在境内设费州和涪川县。

元属思州水特姜长官司地。

明属水德江长官司德江图、大堡图和蛮夷长官司罗文水图共同管辖。

清属思南府罗纹图第六甲(小溪即腾溪),安化县德江图第一甲(备溪即上费溪)第五甲(潮砥、埋鞋溪、小溪)。

大堡图第七甲(小溪即红藤)。

民国二年(1913年)2月,县在潮砥置东1区,辖全境。

民国十九年(1930年)8月,析置潮砥、小溪、青草坝、红腾、官宅、费溪6个乡,下置闾、邻。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6月,撤闾,建8个保。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11月,原6乡合并为潮砥乡。

1956年,栗元乡并入小溪乡,楠木乡并入官宅乡。

1959年1月,官宅乡改生产管理区,潮砥、青草,小溪乡合并为团结生产管理区。

1961年9月,团结、官宅生产管理区合并为潮砥公社。

1963年3月,析置楠木(牌坊大队从长堡公社划入)小溪、湖砥公社。

1992年10月,潮砥、小溪、楠木乡合置潮砥镇。

潮砥镇周边行政区地图

铜仁乡镇街道地图

铜仁社区/村地图

谷歌地图导航

CopyRight 2020-2024 谷歌地图网 All Rights Reserved.浙ICP备2024058711号

谷歌地图提供全国各省市高清卫星地图在线查询服务,包括局部详细的实景卫星地图,地图资料涵盖了全国350个城市地区,可放大查看城市的每一条街道及三维地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