邰家村位于新兴街道办西南3公里处,阎渭公路、泾惠四支渠经过其境。东临武屯镇槐树村,南接土刘村,西与绳张村接壤,北与李皮村毗邻。辖金佛寺、邰家、解家3个自然村,4个村民小组,村委会设在金东组。现有村民338户,1481人,耕地面积2444亩,均可灌溉。主产粮、棉、瓜、菜及水果,同时,兼养奶牛、猪、鸡等畜禽。2010年村民人均纯收入8609元。
清末,山东高密、昌邑灾民来陕,在金佛寺周围建村定居,周围人称金佛寺村,时属临潼县张北里。民国时期属临潼县武屯镇第二保。解放后,属临潼县阎良区金佛寺乡,设邰家行政村。1956年成立农业合作社。1958年更名为星火大队,属阎良公社新兴管区。1961年归新兴公社,改称邰家大队。1987年划归西安市阎良区新兴乡管辖至今。
邰家村2006年扩修硬化了新兴街道办辖区内的第一条出村路,方便了村民出行,为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如今邰家村村容俨整,村内道路全部硬化,卫生室、文化广场等都得到进一步的完善,村民勤劳能干,生活越来越好。
一、村组概述
(一)金佛寺村
该村位于新兴街道办事处西南3.5公里的阎渭公路西侧。泾惠四支渠横贯境内。东与槐树村连界,南与土刘村接壤,西北与解家毗邻。光绪年间,山东高密、昌邑县灾民来此,在金佛寺周围建村,故村名为金佛寺。现分为两个村民小组,共有村民81户,798人,耕地面积1233亩。村民以种植粮、棉、瓜、菜为主,饲养业发展迅速。泾惠四支渠和机井可灌全部农田。该村有邰、赵、张、王、胡、郭、李、解、秦、孙等姓氏,详情未考。
(二)解家村
该村位于新兴街道办西南3.5公里处,东邻邰家,南接禄家寨,西与绳张村接壤,北与李皮村毗邻。清末光绪年间山东高密县灾民来此定居,因解姓居多,故名解家。现有村民73户,315人,耕地面积497亩,泾惠一、四支渠和机井可灌全部农田。主产粮、棉、菜、瓜、果,饲养业较发达。该村有孙、李、秦、胡等姓氏,详情未考。
(三)邰家村
该村位于新兴街道办西南3公里处。东临仁合村,西接解家,南与金佛寺接壤,北与李皮村毗邻。清末光绪年间,山东高密县邰、秦两姓灾民来此定居,因邰姓居多,故名邰家村。全村现有村民84户,368人,耕地面积714亩。村民以种植粮、棉、菜、果、瓜为主,并从事奶牛、猪、鸡饲养业。泾惠四支渠、一支渠和机井可灌全部农田,旱涝保收。
二、本村人物
刘海亮62岁,邰家村金西组人。从事园艺苗圃工作十年。他经常去农技站咨询新产品,并大胆尝试,不仅使自家的苗木生产得到了提高,还带动了邰家村民共同致富。全村现有苗圃5亩,育有多种花卉、苗木,经济效益可观。
逄国哲邰家村邰家组人,生于1965年。1986年参加工作,先后在临潼、阎良粮食系统工作多年。曾任关山镇副镇长,区供销联社副书记、副主任,区委调研室主任,农业办主任。2007年至2012年初任阎良区政府办公室主任,现任阎良区民政局局长。
三、金佛寺
故址在今金佛寺小学院内,从其遗址出土的“手印”砖来看,该寺至少建于唐代。解放前,该寺占地40余亩,有庙门、大殿、两侧长廊等建筑,为当地较大的一座庙宇。院内曾有数株古柏和古槐,树干粗壮,浓荫蔽日。1958年,该寺被拆除。
四、教育简史
邰家村小学解放前利用金佛寺庙舍创办。经历了3次重修,占地10亩,全盛时有15名教师、120名学生。2009年撤销,本村小学生都到新兴中心小学就读。
五、重大事件
【金佛寺“受降”】1949年3月2日,人民解放军渭北纵队司令员谈国帆之弟谈国华、临潼雨金镇副镇长田英锐、临潼栎阳镇二保保长梁国柱带人在雨金镇俘获-胡宗南骑二旅八人八马。雨金镇、北田镇的-镇保人员闻讯后,四五十人纷纷向谈国华投诚。3日晚10时许,投诚人员、被俘人员及梁国柱的武装力量等一百余人在雨金镇镇公所集结,谈国华讲话后起行北上。经交口镇曹李村渡过清河,在今阎良区新兴街道办金佛寺村与渭北纵队二支队接头。二支队政委张基(临潼县交口镇桃园人)、支队长王廷兰(临潼县栎阳镇人)接收了这支人马,改编为二纵队第五中队,田英锐任队长,李永德任指导员,梁国柱、张浪生、韩志诚各任分队长,后转至淳化县境内进行整训。
六、特色介绍
【养殖业】为了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邰家村两委班子决定发展畜牧养殖业。2006年,以党员为首集资建起占地1000平方米的养猪专业合作社。养猪场地形整齐、开阔,配套设施齐全。全村13户村民现养猪1800头,每年出栏5000多头,年纯利润80万元左右。
【阎良区富豪家具厂】富豪家具厂成立于1998年,法人代表为邰永林,公司主要经营木器加工和家具制造。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公司已经初具规模,现共有员工16人,年营业额达100多万。
邰家村附近有阎良航空科技馆(阎良飞行体验馆)、高家民俗大院、秦汉栎阳城遗址、阎良公园、樊家义和遗址、古栎阳桥等旅游景点,有西安凉皮、阎良甜瓜、阎良相枣、羊肉泡馍、面筋凉皮、陕北小米等特产,有阎良核雕技艺、阎良关山牛拉蹩鼓、阎良新兴特技唢呐、关中皮影、泥塑(凤翔泥塑)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