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由来:西湖镇因地处綦江河岸,风景秀丽,宛如西湖而得名。
西湖镇位于江津区东南部綦江河畔,属三峡库区之尾,系三峡生态环境保护区和移民安置重镇。距重庆市区50公里,距江津城区46公里。全镇幅员143平方公里,辖6个行政村,2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5.5万人;城镇规划区面积2.5平方公里,已建成1平方公里,城镇人口人。镇党委、镇政府紧紧围绕“一新五大”(新农村,大城镇、大交通、大旅游、大开放、大和谐)发展战略,带领全镇广大干部群众团结拼搏,锐意进取,促进西湖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
-
地理环境
西湖镇位于北纬29°5′、东经106°3′,北与支坪办事处接壤,经珞璜镇通往重庆市区,西与李市、嘉平镇连界,南与綦江县永新镇毗邻,东经贾嗣镇接渝黔高速路。境内海拔185—1032米,地貌以深丘和盆湖退缩冲刷形成的小丘陵为主,地势开阔,坡度平缓。
-
自然资源
西湖镇属亚热带暖湿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空气洁净。镇域内有耕地面积4992公顷,林地面积3524公顷,森林覆盖率为22%。土地肥沃,土壤适宜于多种植物生长,盛产柑桔、绿茶、葛根、早熟梨、蚕桑、花椒和多种水产品,柑桔曾有出口原苏联的历史。境内拥有煤矿、石油、天然气、砂石、石灰石等矿产资源;境内有山(重庆市A-风景名胜区骆来山)、河(长18公里的綦河贯穿全镇)、湖(湖面达600亩的天台湖)、海(-、茶海)等丰富旅游资源。有较好的水资源、水能资源和旅游资源。
-
社会经济
1、交通、通讯发达。全镇干道公路网络基本形成,境内纵向干道仁屏路长18公里,横向干道李西路长7公里,仁屏路、李西路东接川黔210国道和渝黔高速公路,仁屏路北经珞璜、巴南至重庆市区,李西路西至江津主城,“一纵两横”的主骨架公路与西南大通道和重庆外环高速路相连,交通十分便捷。程控电话、移动电话、宽带网络全部开通,程控电话装机容量为1万多门,移动、联通等基站30余个,信息化“高速公路”把西湖与世界缩短在咫尺之间。
2、水资源丰富。全镇有大小溪流5条,有18余公里长的綦河川流不息,贯穿全境。有小型水库10座,山坪塘534口,微型水利900处,有效蓄水量725万立方米。有供水能力3000吨的自来水厂1座,供水管网已铺设至开发地段,城镇供水充足,排水畅通。
3、电力充裕。境内有35千伏变电站,建有总装机容量达1000千瓦的写字岩电站1座,完全能保证生产、生活和大、小型的工业用电。
4、油气充沛。境内有输气站1个,气量充足;有大型加油站1座,储油量可达50000升,可保证境内生产、生活所需。
5、教育体系健全。境内有中、小、幼学校10余所,教学质量上乘,环境幽雅,有一流的重庆市绿色学校和江津市示范学校。
历史沿革:
清初,西湖镇境域属杜市里;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西湖镇属杜市里四都二甲;民国十年(1921年),境域编为十四团。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分区设署,为一区西湖联保。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撤销西湖联保,并入黄泥乡。
1950年,属六区黄泥乡。
1953年3月,由黄泥乡析设西湖乡。
1958年10月,西湖乡改为西湖公社。
1981年12月,西湖公社因重名改为河坝公社。
1984年3月,河坝公社改为河坝乡。
1993年12月,河坝乡、青泊乡并为河坝镇。
1999年4月,河坝镇更名西湖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