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由来:南纪门街道因境内有明洪武四年(1371年)所修的九开八闭17座城门中的南纪门而得名。
南纪门街道位于渝中区东南部,具东西狭长、南北坡度大的地形特点,东连朝天门港,南临长江,西接重庆火车站,北经石黄隧道通黄花园大桥,是联系渝中区上下半城的交通枢纽。总面积0.849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0.53平方公里),辖6个居委会,2007年6月户籍人口17384户、46323人。办事处驻凉亭子4号。
辖区交通便利,有连接上半城的凯旋电梯、中兴路和凯旋路,解放东路、解放西路两条主干道贯通火车站和朝天门码头。共有驻地单位367家,有重庆日报报业集团、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渝中区人民法院、渝中区人民-、渝中区人民武装部、渝中区档案局、渝中区滨江管理处、水警总队、南纪门派出所、南纪门水上派出所、长江重庆航道局重庆航道处、南纪门房管所、南纪门工商所、渝中区环卫一所、伊斯兰教协会、凤凰佳居酒店、中国药业杂志社、新女报社、千禧年律师事务所、中兴路旧货交易市场、重庆工贸实业有限责任公司、重庆木材有限责任公司、金凯洁具有限公司、重庆市公路运输(集团)公司、重庆油脂中心分公司、重庆凤凰服装公司等300多家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有复旦中学、杏林中学、渝中高级职业学校、精一民族小学、厚慈街小学、解放东路第三小学、解放西路小学、凤凰托儿所、文明幼儿园、海贝托儿所等10所教育单位,有热工仪表厂、嘉陵仪表厂、特殊阀门厂、川东油箱厂、金源集团公司、恒达机配厂、电焊面罩厂、机电配件厂、机床附件厂、印制十一厂、低压电器厂、新渝标件厂、塑料十三厂等13家街属企业。近年来辖区内医药业发展迅速,位于解放西路的南纪门医药城聚集了骨科医院、西部药城、中药材市场、桐君阁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全发药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唐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康薇保健品有限公司、重庆万和药业有限公司等数十家大型医药企业和数百家药材批发经营户,成为全市最大的中西药材批发、零售集散地。辖区由于地处下半城,棚户区多、贫困人口多、流动人口多、作为市内第一家大型室内劳务市场的南纪门劳务市场已成为众多农民工进城求职的场所,日接待求职用工者3000余人。
辖区内历史文化积淀深远,有天官府8号郭沫若旧居、东华观藏经楼、重庆清真寺、金紫门基督教堂、解放西路66号国民0军事委员会礼堂旧址、“6.5”日本大轰炸遗址等6处文物保护单位。
南纪门街道始终坚持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城市管理为重点,以社区建设为基础,以经济工作为中心,以安全稳定为保障,以党的建设为抓手,团结带领全街干部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各项工作硕果累累,先后荣获全国青春健康项目管理先进集体、全国巾帼文明岗、全国流动人口子女和农村留守儿童示范家长学校、市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市再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市老龄工作先进单位、市老年体育先进单位、市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先进集体、市规范化司法所、市社区妇女示范学校等国家级和市级先进集体称号,在党建、宣传、-、信访、献血、档案、保密、社区建设、解困、低保、残联、殡葬、城市管理、防汛、绿化、综治、安全、科普、统计等各项工作中也多次获区级表彰奖励。
历史沿革:
战国后期,属江州县。
南朝齐永明五年(487年),属垫江县。
北朝北周保定元年(561年),撤销垫江县置巴县,境域属之。
民国十八年(1929年),重庆建市,境域属之。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属重庆市第三区。
1955年11月,第一区改称市中区,属之;同年,建立王爷石堡街道。
1958年3月,王爷石堡街道改称南纪门街道,同时,宝善寺街道并入。
1958年9月20日,金马寺街道和中兴路街道大部分地区并入南纪门街道。
1960年3月,南纪门街道改为南纪门公社。
1962年7月14日,南纪门公社复改为南纪门街道。
1968年10月14日,南纪门街道改称长征路街道。
1972年12月15日,长征路街道复更名南纪门街道。
1987年6月,储奇门街道并入南纪门街道。
1995年后,属渝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