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由来:因管辖范围内有较大型居民区福山村,以此派生命名。因古时该村四面环山,古时风水先生说这地“旺福”之地,故得名“福山”。
福山村在广汕公路西侧山区,是九龙镇唯一的偏僻山区村。全村土地面积11.3平方公里,其中水田面积785亩,旱地面积400亩,村现有户籍人口1046人。下有6个自然村,分别为门围、岐山、库田、坪山、窑前、潭洞,12个经济社,分别是门围社、歧一社、歧二社、大田社、坪山社、库一社、库二社、窑前社、潭一社、潭二社、田心社、山下社。
全村现有党员26人,外出务工人数150人,村集体2006年收入2.3万元,村民年人均收入3300元左右。
福山村除岐山自然村以外全部属于客家人,保留了客家先人的传统和风俗习惯,例如吃苦耐劳、热情好客、安土重迁、高度重视家族血缘关系、思想保守等等。由于偏居山区之一隅,本村民风与山外本地人差别较大。
近两年随着上级财政向基层农村的支持加大,福山村在社会治安、供水供电、有线电视、建设村卫生站等方面有了明显改善,村民生活水平也有一定提高,各自然村都有不少村民搬到镇龙居住,坪山自然村更是举村全部搬迁。
福山村与福洞村、均和村、金坑村、洋田村、麦村村、新田村、大坦村、九楼村、迳头村、镇龙村、镇龙社区、中泰天境社区相邻。
历史沿革:
1952年建福山乡(小乡,含福山、福洞、大涵)。
1956年设福山高级农业合作社。
1958年独立成立福山大队,随镇龙片并入中新公社。
1976年中新公社分出成立镇龙公社,福山大队归镇龙公社管辖。
1984年公社改为区(公所),福山、福洞、大涵3大队合成福洞乡(后改名福山乡,乡府驻福洞下坊)。
1986年末撤区建镇,福山乡再拆分福山、福洞、大涵各自建行政村,设立行政村管委会,1989年改为福山村村民委员会。
2004年随镇龙镇并入增城市中新镇,归中新镇管辖。
2005年随镇龙片改属萝岗区九龙镇管辖,2014年改属黄埔区,2019年改属黄埔区新龙镇并沿用至今。
福山村附近有广州黄埔军校旧址、南海神庙、辛亥革命纪念馆、广州丹水坑风景区、香雪公园、华峰寺等旅游景点,有萝岗糯米糍、萝岗甜橙、萝岗杨梅、黄埔宴、广式烧腊、罗岗话梅等特产,有波罗诞、萝岗香雪的故事传说、金花娘娘的传说、玉岩诞、从化水族舞、舞春牛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