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桥村位于镇境西部,东接驴坊村,南连久长、上堡村,北邻中心、驴坊村,西与山岔、中心村毗邻,总面积9.02平方公里。村委会所在地新村,距久长街1公里。辖9个村民小组675户2720人,其中少数民族53户172人。
村境地形北高南低,集高山丘陵平地坝子于一体。平均海拔1320米,年平均气温13.2℃,积温≥3838.6℃。降雨量1180毫米,无霜期258天,日照1254.9小时。
村域春秋时为牂柯国地。战国、秦时属且兰。三国、晋初属万寿县,东晋、南北朝属晋乐县地。隋朝属牂柯县地。唐、五代及宋属功州、蛮州地。元代属落邦札(扎)佐长官司。明洪武五年(1372)属扎佐长官司。崇祯三年(1630)属修文守御千户所。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属修文县崇义里四甲。民国初年,沿袭清制,村属不变。四年(1915)村属东区二保。二十一年(1932)属第三区青龙镇。二十四年(1935),村属第三区清文联保落邦保。三十一年(1942),村属清文乡落邦保。三十六年(1947),清文乡改称久长乡,村属不变。1949年11月24日,修文县人民政府成立,置区辖乡(镇),村属石安区久长乡。1950年8月,置金桥村农民协会隶属第三区久长乡。1952年4月,第三区迁驻久长街,并于1955年11月改称久长区,村属久长区金桥乡。1958年9月,置金桥生产队,隶属久长公社金桥管理区,下辖蚌壳堰、对门寨、大寨、新桥、小寨、田家寨等6个生产小队。1961年6月,金桥生产队改称金桥生产大队,隶属久长区金桥公社,辖蚌壳堰、对门寨、大寨、新桥、小寨、田家寨等6个生产队。1962年4月,撤销久长区,金桥、清水与久长并为久长公社,隶属扎佐区,村属之。1963年3月恢复久长区建制,同时恢复金桥公社,村仍属之。1966年6月,金桥、清水与久长合并建久长公社,直隶于县,村属修文县久长公社。1981年1月,撤久长直属公社复置久长区,复建金桥公社,村属久长区金桥公社。1984年4月,金桥生产大队改称金桥村委会,辖蚌壳堰、对门寨、大寨、大桥、金桥、小寨、田家寨等9个村民小组,属久长区金桥乡。1992年2月撤久长区,原区属4个乡(镇)并建久长镇,村仍属之,所辖村民小组不变。
村经济以农业为主,水资源丰富,除连接村境的蚌壳堰水库外,田家寨水库蓄水量23万立方米,火烤山山塘蓄水3万立方米。还有山岔田、月亮井2口井泉,除解决2个村民小组人畜饮水之外,还可灌溉周边稻田千余亩。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油菜等。2009年耕地总面积2242亩,其中水田1222亩,旱地1020亩,粮食总产量993.2吨,农业总产值964.6万元。村境盛产蔬菜,且种类多,上市早,鲜嫩。原烽光厂职工、家属3800余人的蔬菜供应多数来自村境,尤以对门寨较为突出,年产蔬菜500吨以上。烽光厂迁址,金桥蔬菜又转向久长街市场。
村境内矿产主要有:煤,以两线分布。一是河沙坝往南到杨柳冲,约2.5公里;二是田家寨从西南往北达驴坊村境,约2.5公里。煤层最高2米,最低0.2米。硫铁矿,主要分布在青龙山南麓窑子上、陈家大山一带。境内1963年建国营烽光厂,1970年建成投产,1992年3月迁贵阳小河。2008年7月,贵州金久水泥有限公司于原国营烽光厂旧址建大型水泥厂。公司总投资6.7亿元人民币,建设日产5000吨新型干法回转窑熟料水泥生产线及配套项目、年产30万立方米加汽混凝土新型建材项目。建成后,年产值达4.5亿元,2009年12月试投产。公司落户,推进了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为厂区搬迁户集中修建新村,新村总投资1000万元。
村建有120平方米村级综合楼,内设村委办公室、党员活动室、远程教育室等。原有公办小学1所,校舍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2006年,金桥、驴坊、石榴三村小学生并入新建于驴坊村境内的“好1多”希望小学。
--人口总数:2720人农业人口:2700人非农业人口:20人
--行政区面积:9.0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242.0亩资源:铁矿、硅矿、煤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族,彝,布依发展口号:推进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所辖村:金桥,蚌壳堰,田家寨,新桥,小寨,大寨,大桥,对门寨生产总值:964.6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水稻,玉米,油菜,蔬菜名特产品:蔬菜办公所在地:新村
金桥村附近有中国阳明文化园、贵阳森林野生动物园、桃源河峡谷生态旅游区、六广河大峡谷(六广河名胜风景区)、修文蜈蚣桥、修文阳明洞等旅游景点,有修文猕猴桃、梵净山紫袍玉带石雕、夺夺粉、泡椒板筋、香油龙凤腿、修文金秋梨等特产,有花溪苗绣、竹贴画、苗族斗牛会、苗族杀鱼节、簸箕画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