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由来:解放前,在小城沿线驻扎了3个兵营,最南的一个兵营在上游,故而得名。
上营镇位于舒兰市东南部,属于高寒山区,南距蛟河市界22.5公里,北距舒兰市中心城45公里。全镇幅圆面积32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011垧,其中:旱田1,808垧。总人口:28,260人,其中农业人口11,080人,农民人均收入2,100元。全镇15个村,一个街道。上营镇位于丘陵地带三面环山,拉滨线铁路和省级榆江公路贯穿镇区,交通方便,资源丰富,盛产优质天然木材和花岗岩石料。
上营镇是以农业生产为主的乡镇,农作物有玉米、优质大豆、水稻、还盛产葵花籽、白瓜籽、土豆等。农业每年需要化肥1000吨,需种子50吨。产业化项目,经过几年产业调整,现已形成了养牛、养猪、养鹿、养蜂、养鹅、养蛋鸡、养林蛙、蔬菜、林果、食用菌、中药材为主的时代、十大骨干项目,并形成胃产业规模。全镇养牛11000头,年出栏3000头,发展、三个专业村,六个专业屯。蛋鸡专业大户12户15000只。全镇养鹅每年14000只以上。养鹿2户20只。养蜂12户550箱。林蛙36户,每年放养2000万只,回捕35万只。
蔬菜专业村三个,日光温室45栋,大棚200栋,菜地150公顷,菜主要供应当地市场。食用菌主要以木耳,滑子蘑、黄蘑为主,年生产木耳150万袋,滑子蘑32万盘。药材以五味子、天麻贝母为主,已发展五味子16垧,天麻500箱。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人们对信息要求量也越来越大。信息不畅制约了当地的经济发展,项目发展多了又造成积压。
如上营镇的石材,木耳、蘑菇、山野菜(已加工装袋)、白瓜籽、土特产、鸡蛋等都需要外销。还有需要购进的产品和技术,这些只能依靠通畅快速方便信息网络才能解决。
历史沿革:
1958年更名为舒兰县小城公社上营管理区。
1961年4月从小城公社析出,更名为舒兰县马鞍岭公社。
1962年更名为舒兰县上营公社。
1984年因撤公社变乡,更名为舒兰县上营乡。
1984年11月15日因撤乡变镇,更名为舒兰县上营镇,名称一直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