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篮村介绍

黄金篮村隶属莱芜市钢城区里辛镇,位于莱城东南22公里、里辛镇东北7公里处。东与孙家岭相接,西邻双口峪村,南与双龙峪村隔河相望,北与辛庄镇天井峪村毗邻。全村有耕地2151亩,山场1700亩,450户,1367口人。

据庙碑记载:明朝洪武年间,李姓由河北枣强县迁此建村。因四周系黄土岭,呈篮状,曾名黄家篮,清初改称黄金篮。

据《莱芜市志》载:1939年-1941年莱芜划为三县,黄金篮村隶属新甫县;1948年属莱芜县颜庄区(七区);1951年由颜庄区郑王庄乡管辖;1958年隶属颜庄人民公社,后改称颜庄办事处;1985年10月建立里辛乡后,属里辛乡管辖;1995年10月13日撤乡改镇后归里辛镇管辖。

黄金篮村由黄金篮村和黄金篮南村两个自然村组成。1978年阎王鼻子(太平社)的赵、池两姓六户迁到本村。1985年孙家岭村的窦姓一家又迁来。现有刘、李、曹、赵、池、窦六姓,刘、李二姓居多。各姓之间不分众寡、贫富,团结友善,和睦相处。

黄金篮村解放前是远近闻名的“讨饭村”,由于严重缺水,贫脊的山岭薄地十种九不收。大多数村民衣不遮体,食不果腹,不得不扶老携幼,逃荒要饭。新中国成立后,黄金篮村拉开了向贫穷挑战的序幕。1951年,村政权成立,1952年成立了互助组,1954年成立初级社,1955年按“地四劳六”分粮。1957年成立高级社后,实行“按劳分配”。村民们在两大山峪中建河坝拦沙蓄水,但由于农业生产技术落后,土壤条件差,粮食产量一直不高,人们的温饱仍得不到保证。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后,村民被分为6个生产队,所产粮食按“人七劳三”进行分配,特困户特殊照顾。这样一来,大部分户初步解决了衣食问题,但仍比较贫寒。1972年,黄金篮村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在“穷则思变,要干要革命”口号的指引下,整平土地,移河造地。到1980年,全村的土地,已深翻整平近千亩,移河造地近百亩。村南北两条季节河,平常河水干涸,雨季河水泛滥成灾。为了解决水资源问题,村民陆续在这两条河上修起了8座连环小水库。在下河、南沟打机井4眼,农田灌溉基本有了保障。人们开始大面积种植玉米、小麦等主要粮食作物,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

灌溉水源解决了,田间生产路又成了大困难。1973年,村青年突击队在梨子沟建起了一座拱形大桥,命名为“青年桥”,方便了生产。地好了,路平了,水有了,粮食生产大幅度提高,人们的生活有了保障,家家都有了余粮。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勤劳、朴实的黄金篮人,走出家门,寻求致富门路。有的干起了建筑业,有的当了小煤窑的挖煤工。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全村在外干临时工的就有100多人,他们凭着自己的辛勤劳动,走上了致富的道路。早在集体所有制时,黄金篮村人就建起了磨坊一处,油房一座,编织厂一处,弹簧厂一处。党的富民政策实行后,豆腐坊、油条坊、煎饼坊、磨坊、油坊、电焊、红炉等副业相继办了起来。为了鼓励养殖业的发展,村两委专门在北岭划出了一片荒岭地作为养鸡场。现已有5户村民入场经营。

1984年,全村把山楂树、苹果树计75亩,承包给了12个农户。1996年到2001年先后两次把退耕植桑的50亩桑田,承包给了10个农户养蚕。1999年村产业结构调整时,把20亩耕地承包给10多个农户种姜。这些手工业、养殖业、经济林、经济田成了黄金篮村的经济支柱,推动了全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如今,全村共有大小机动车100多辆,电话100多部。住房由原来的草房变成了砖房,继而翻建为前后出厦的华丽住宅。2002年,村民刘珠席第一个盖起了二层小洋楼。村民生活开始由温饱向小康大步迈进。

*数据来源于莱芜市人民政府网站

黄金篮村附近有钢城大汶河国家湿地公园、棋山省级森林公园、汶源风光区、山东巧夺天工红木博物馆、华山国家森林公园、城岭村等旅游景点,有莱芜鸡腿葱、莱芜黑山羊、莱芜大蒜、莱芜花椒、炒木樨肉、双烤肉等特产,有莱芜梆子、花鼓锣子、鼓子秧歌、济南羽毛画、章丘芯子等民俗文化。

黄金篮村周边行政区地图

济南乡镇街道地图

济南社区/村地图

谷歌地图导航

CopyRight 2020-2024 谷歌地图网 All Rights Reserved.浙ICP备2024058711号

谷歌地图提供全国各省市高清卫星地图在线查询服务,包括局部详细的实景卫星地图,地图资料涵盖了全国350个城市地区,可放大查看城市的每一条街道及三维地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