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口峪村位于莱城东南18公里处。双口峪村北与莱城区宋家庄一岭之隔,东与黄金篮村接壤,南与石头湾村相邻,西邻北田庄村。2002年全村总户数127户,总人口390口人,人口民族均为汉族,耕地面积628亩。
据庙碑记载,清康熙年间,段姓由蒙阴迂此建村,因村址在峪中,村东西两则各有池塘,故名双口峪。
双口峪村清康熙年间隶属莱芜东乡;民国初年,取消乡、保制,全县划为10个区,286个乡(区),双口峪村属四区,牛山乡管辖;1941年春,四区分为4个小区,双口峪村属棋山区;1945年10月4个区合并为颜庄区;1950年改为第七区;1953年10月改为颜庄区;1958年3月分为颜庄乡和郑王庄乡,双口峪村属郑王庄乡;同年10月改为颜庄人民公社、郑王庄人民公社,双口峪村属郑王庄人民公社;1959年2月合并为颜庄人民公社;1984年4月改革农村管理体制,撤公社建办事处,双口峪村属颜庄办事处,郑王庄乡;1985年11月17日撤处并乡,双口峪村属里辛乡;1992年11月莱芜升为地级市,建莱城区、钢城区两个区,双口峪村属于钢城区里辛乡;1995年11月13日里辛乡改为里辛镇,双口峪村仍属里辛镇管辖至今。
双口峪村共有段、李、付、张、葛、王、刘六姓,段、李、付、张为四大户,王、刘为独户。双口峪村有着光荣的革命斗争史,0员付恒敬、付恒学、段抡梓、张其贵带领全村32名青年为莱芜战役支过前,并组织武工队,开展敌后斗争.打击了敌人,镇压了恶霸。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双口峪村历届党支部、村委会带领村民艰苦创业。1962年经受了三年自然灾害之后,双口峪村下决心要拔掉穷根,治山、治水,发展林果业。村前南岭造地50余亩,深挖树穴5000余个,从沂源引进鸭梨2000余株,苹果2000多棵,在造林队长段抡梓的带领下,建起了一片5000余棵的果林。三年结果,年创产值5000余元,壮大了集体经济,增加了村民收入。
改革开放,土地承包,全村20余户,承包了村前、村后的荒山野岭120余亩,栽上了桃树、杏树、苹果树等10000余棵,形成了村前、村后两大片果园,年产量10万余斤,尤其段抡楷、李孝宾的鲜果一年四季不断,壮大了个人、集体经济。
双口峪村是丘岭地区,土壤属沙质土,山岭上只能种花生,产量很低,党支部带领村民对丘陵的猪脸地深整,土层加厚。花生产量由原来的亩产150斤增加到350斤。双口峪村前有条河,弯弯曲曲,是潘田河的上游。麦田只在村东西有30多亩,为了提高人民生活,村支部带领村民,改河造地100余亩,疏直了河道,石砌河堤1000余米,村庄搬迁造良田50余亩,大大增加了小麦、玉米的种植面积。双口峪村原村庄南一半户房屋占着可耕地,而且土质好,是良好的麦田,村领导决定把占好地的人家搬到丘陵上,来一个旧村搬迁。村里补助一部分,个人出一部分。从1977年到1979年历经两年的时间,搬迁50余户,建造良田60余亩,当时每人就增加0.2亩麦田。
双口峪村坚持农田水利建设,大大加快了农村水利化进程。1966年庄东修建起水库一座,库容7500立方米,灌溉面积80余亩;1975年庄西又修水库一座,库容量4500立方米,村西的45亩麦田全都能浇上水;1982年在村南建起水库一座,容量7500立方米,浇地75亩。五年时间建拦河坝两处,大口深井三眼;又挖了一条2000余米的绕山水渠、架设引水渡槽四座,把水引到丘岭上,能浇果树、地瓜、花生。全村的耕地面积基本上成了水浇田,旱涝保收。
双口峪村为了提高种植收入,改变了传统的种植方式,用庄东的良田培育玉米种。在镇种子站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当年培育的良种就每亩增加收入50%。1998年书记李学勤、村长段崇贞到外地学习林果技术,回来后,指导果农改良品种,把原来的小桃树嫁接上大黄金桃,苹果套袋,产量倍增。水果的质量提高了,销路供不应求,年产值翻番。为了使全村都富起来,村党支部搞产业结构调整,聘请技术员指导村民种姜,村西45亩良田全都种上了姜,当年收入比种小麦、玉米增加一倍。现在的双口峪村是村前、村后林果片,村东良种片,村西生姜片,村南小麦、玉米片。
双口峪村解放前缺医少药,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医疗卫生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1973年建起卫生室,乡村医生两名,中西药都有,医疗器械也比较齐全,真正实现了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镇。医生的医德、医术都得到了村民的好评。
双口峪村民经济意识超前,早在集体所有制时就有柳编厂、广播喇叭纸盆厂,年盈利1万余元。随着集体经济壮大,又建起了地瓜粉条厂。改革开放后,村民段元生投资10万余元建厂房、购机器,建起塑料编织厂,年盈利3万余元。复员军人付兴军与爱人在莱钢办起了豪华大酒店一座,年盈利10万余元。自2001年莱芜招商引资,支部书记李学勤让爱人经商,在里辛镇建起一家儿童物品百货城。村长段崇贞大搞养殖业,建起养鸡场一处。在村领导的带领下,村民付希义承包村南岭,建起大型养鸡场一座,又承包鸡场边的水库,养鱼8000多尾,自己还买了汽车搞运输,年盈利4万余元。
双口峪村领导人一心为村民着想,一是发展本村的经济,二是与富村结对子,取致富经、搞发展,2001年邻近莱钢的茶峪村无偿支援双口峪村现金3000元,水泥30吨,两村共同建起了一座钢筋混凝土大桥。镇政府又派来挖掘机,挖平了山路,一条宽阔平坦的公路跨过了潘田河上游,一直通向村子。
村民富裕后,拆了草屋子,盖起大瓦房,付兴军盖了二层小洋楼。截至2002年,五年内全村新建房子100余间。
1973年双口峪村就用上了电灯。1974年村里买上电机、磨面机,办起了面粉厂,村民磨面不再用石磨了。脱粒机、纸盆厂、粉条厂、面条厂也全都用上了电,提高了生产效率,减轻了劳动强度。木工段元文,买上电锯、电刨等建起了木工厂,规模越来越大。1975年张士诚买来第一台电视机。随着经济的发展,村民陆续买上电视机,截至2002年,家家户户有电视机,80%的户是彩色的,有50%户还买上影碟机、录音机、照相机,50%户安装了电话;70%的青年配有手机,90%的户有摩托车,有的价值上万元。30%户有拖拉机、汽车,有的买了收割机、脱粒机、面粉机,80%的户使用的是高档家具、电器,村民衣着华丽,西装革履;电冰箱里鱼肉不断,人民的生活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双口峪村支部村委,两个文明一起抓,1998年新建文化大院一座,内设人口学校、青年和老年人活动室、幼儿园、计生办等、,院内垂柳依依,牡丹飘香,群蝶飞舞,成为办公和村民休闲的好去处。去年,被镇政府评为“文明村”。双口峪村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数据来源于莱芜市人民政府网站
双口峪村附近有钢城大汶河国家湿地公园、棋山省级森林公园、汶源风光区、山东巧夺天工红木博物馆、华山国家森林公园、城岭村等旅游景点,有莱芜鸡腿葱、莱芜黑山羊、莱芜大蒜、莱芜花椒、炒木樨肉、双烤肉等特产,有莱芜梆子、花鼓锣子、鼓子秧歌、济南羽毛画、章丘芯子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