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东风社区入选2017年山东省卫生村名单。
东风村西接西关居委会,东连东方红村,北临北埠村,南靠大汶河。面积2平方公里,现有人口2052人。
东风村地处莱城中心,胜利路自北面穿过,凤城西大街、鹏泉大街、鲁中大街等主要交通干线横贯东西,交通便利,地理条件优越。汽车站、百货大楼、大地集团、十七中学等坐落其中,商店林立,商贾云集,文化发达,购物方便。鸭子沟水由城北发源,蜿蜒南行,流水潺潺,未有竟日,与城南的小河汇合后,最后注入浩浩荡荡的大汶河。
“莱芜古属青州。汉代置莱芜县,属泰山郡。”“金代,治所迁今址,基本稳定。”(《莱芜市志》)东风依城建村,若从金代算起,东风先人在此生活居住已有八九百年。民国初期,属东厢保。因村在旧莱城东门之外,故命名曰“东门外”。旧时,东关街从东门至迎仙门,分为九牌,东门外(即今东风村)辖“阁子里”牌、簸箕市牌、鱼市牌。1941年,莱芜划分为三县,东门外村属博莱县。1954年,东门外村成立初级合作社。1956年冬,东门外村与当时的迎仙门村(今东方红村)、洪沟村(今东升村)三村合一,共同组建高级农业合作社,社长为彭学勤。1958年属矿山人民公社。1960年改村为大队,改东门外村为东门外大队。1966年秋,文革期间,改东门外为“东风”,延续至今。1992年莱芜建立地级市,隶属莱城区城市街道办事处,2000年城市街道办事处改名凤城街道办事处。1986年,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东风等村村民转为城镇户口,遂改村委为居民委员会。
东风村姓氏较杂,较大的姓氏有于氏、王氏、李氏等,回民以金氏居多。东风村回汉两族杂居,信仰不同,风俗各异,但都能互相尊重、和睦相处,亲如兄弟姐妹。东风村村风淳朴,村民勤劳善良,直爽豁达,具有典型的山东大-格。
东风辖区内的鸭子沟,历史悠久,为莱城一条重要的排水、泄洪沟。但沟底裸露,垃圾随处可见,水体又黑又臭,蚊蝇孳生,路人莫不掩鼻而过,是莱城有名的“龙须沟”。过去因牵扯单位太多,投资较大,一直久拖不决,两岸居民苦不堪言:1999年5月,由东风村牵头,市副食品公司、百货大楼参与,三方联手,共同投资开发.经过一年多的紧张施工,一片沿沟而建的建筑群拔地而起。“脏、乱、差”的鸭子沟影去踪无,旧貌变新颜。由于地处黄金地段,前景看好,故购房者蜂拥而至,房未建好,便被抢购一空。包袱变成了香饽饽。根治了鸭子沟,优化了居民居住环境,增加了集体收入。
东风人向有崇文重教的好传统。清末民初,文人雅士颇多,影响较大的有:晚清的任锡林留学日本,民国初期的亓星斗留学美国,李桂芳北京大学数学系毕业。解放后,第一个大学生为于守元,毕业于北京体育学院,现任教于山东科技大学,教授.他们勤奋学习的故事在村民中广为流传。基础教育起步较早,解放后,为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求,扫除青少年中的文盲,1949年冬,成立了农民识字班,白天上课,晚上上夜校,村民推选于守圣为夜校教师。教学内容以简单的农事农活、加减乘除、妇女解放、忆苦思甜等为主,夜校学员以妇女居多,亦有部分男士参加。1952年,成立青壮年速成识字班。识字班坚持时间长,至文革方解散。办学经验多次受到莱芜县政府的推广。通过速成识字,不少青壮年摘掉了文盲帽子,为以后的生产队培养了大批的队长、会计人才。1965年在原油坊(今商业街)建东风小学,校长兼教师均为于守圣。创建之初,一无课桌凳,二无教育经费,教室漏雨,院墙残垣断壁,于老师带领师生开荒种菜、种药材,搞勤工俭学,抬沙和泥,自己动手垒墙砌砖,很短时间内便改变了校容校貌。1971年8月,四、五年级并入东关联办小学(与东方红、东升联办,校址迎仙门),东风小学仍在原处。1983年,在鲁中西大街建东风小学,现为学组驻地。学校占地8400平米,有10个教学班,两个学前班。各班设施完备,配套齐全,1996年,被评为市级规范化学校,教学成绩一直处于办事处前列。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东风村因人多地少,就业门路狭窄,闲散人员多,人们生活并不富裕,虽地处莱城的黄金地段,但却过着“捧着金碗要饭吃”的紧巴日子。
三中全会的召开,“忽如一夜春风来”,迎来了艳阳高照的春天。东风人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决心在商海中奋力拼搏。村支部经过严密思考,结合东风村实际,理出了一条“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扬长避短、大办三业”的思路。村“两委”变管理为服务,在资金、技术、场地、信息等方面为村民提供保障。“八仙过海,各显其能”,不少人重操旧业,干起了老本行,亦有人另辟蹊径,闯出了一片新天地。1984年建成的商业街,地处东风村腹地,精明的东风人以此为依托,抓住这一致富的有利时机,大做文章:有的在商业街摆摊设店小本经营,有的搞饭店小吃,制作修理、装卸运输等,却也买卖兴隆,获利颇丰,几年下来,不少人已成为腰缠万贯的老板,李增玉开办的“亨利”水饺部在莱城也小有名气。1987年,村里投巨资建成东风综合贸易大楼,楼高28.5米,6层,总建筑面积达3000平米,其高度至今仍为莱芜市村级建筑之冠,是东风村标志性建筑。大楼可安排近百人就业。东风村的建筑公司,起步早,技术力量雄厚,现为二级资质(属信联三公司),可承接较大型的工程。建成项目不少获省、市级优质奖,信誉卓著,为东风村的支柱产业。
东风村素有尊老敬贤优良传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条件的逐步改善,东风人的平均寿命比以往任何时期都高。村中七、八十岁的老人很多,他们大都身体健康,吃穿不愁,安度晚年。其中,102岁的刘正海之母最为高寿。现老人仍耳聪目明,记忆很好,生活完全可以自理,有时还拄拐到街上看看热闹。
东风村人地处莱城闹市区,治安状况十分复杂,为了让人们平平安安过日子,许多人不怕艰险、不图私利、任劳任怨干工作,东风村0员陈佃奎就是这样一个人。1980年5月至1989年,陈佃奎亲手抓获的犯罪分子就达500多人.为群众追回被盗现金8000多元,摩托车两辆,其他物资一大宗,使小偷闻风丧胆。由于老陈工作成绩突出,1989年11月,被-授予“全国城乡治安保卫、治安联防先进工作者”的称号。
东方风来满园春。东风人正满怀豪情向前迈进。东风的明天更美好。
*数据来源于莱芜市人民政府网站
东风社区附近有莱芜战役纪念馆、房干生态旅游区、莱芜龙山、雪野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济南香山旅游区、鲁中抗日战争展览馆等旅游景点,有莱芜生姜、莱芜黑猪、莱芜猪、莱芜吉山黑鸡、高庄芹菜、莱芜白花丹参等特产,有顺香斋、亓氏酱香源肉食酱制技艺、孟姜女文化传承故事、中元节(莱芜中元节习俗)、蹉地舞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