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由来:清朝末年,胡集是一个过路店子,因居住此地开店的大都是姓胡,故名胡家店子。1924年穿越胡家店子的古时驿道改建成襄(樊)沙(市)公路,于是沿路的小商贩逐渐增多,形成集市并定名胡家集,建国后称“胡集”。
2023年10月,2023年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名单发布,胡集镇位列第189位。
2023年9月,2023中国中部地区综合竞争力百强镇揭晓,胡集镇位列第9。
2023年9月,2023年全国五百强镇名单发布,胡集镇位列第179。
2023年8月,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发布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名单,胡集镇(水稻)榜上有名。
2023年8月,胡集镇被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命名为湖北省美丽城镇省级示范乡镇。
2023年1月,胡集镇被授予2022年湖北省森林城镇称号。
2022年9月,2021中国中部百强镇名单揭晓,胡集镇位列第11位。
2021年10月,胡集镇上榜2021年全国千强镇名单,排名第195位。
2021年4月,胡集镇入选农业农村部、财政部2021年农业产业强镇创建名单。
+查看更多胡集镇荣誉与相关排名>>
胡集镇位于荆门市北部,与襄樊市接壤。版土面积390平方公里,辖47个村,4个居委会,总人口13.7万人,其中城镇人口5.8万人。2000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0.5亿元,工农业总产值13.5亿元,财政收入3457万元,银行年末个人存款余额2.8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160元。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6800元。1994年以来,胡集镇经济社会综合实力连年跻身全省""十强乡镇""名列。作为全国一流的磷化工基地和全省十强乡镇,胡集素有""中原磷都""和""荆楚重镇""之美誉。
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一、资源丰富。已探明具有较高开采价值的矿产资源6类16种,其中磷矿石储量4.2亿吨,石灰石储量30亿吨,白云石储量10亿吨。二、区位优越。地处南北一线的十堰、襄樊、荆门、荆州、宜昌等大中城市带中。属经济贸易、人才技术、开发辐射的必经通道。三、交通便捷。207国道、焦枝铁路与修建中的襄荆高速公路、汉江水道是""川字""型纵贯南北。四、电力充足。境内有1座220KV变电站和15座35KV变电站,电力供应充足。五、通信发达。程控电话装机容量1.5万门,已开通1.2万门,开通了移动电话、无线寻呼业务,呼和浩特至北海、武汉至西安两条信息高速公路在胡集建站。
农业产业化初具规模:优质稻、""双低""油菜及生猪三大传统产业稳步发展,分别达到4万亩、8万亩、6万头规模;莲藕、银杏、花卉、食用菌四大特色产业迅速壮大,分别达到4000亩、1000亩、100万简规模。
工业经济突飞猛进:形成了化学工业、机电工业、建工建材、轻工轻纺四大工业。年产""三磷""产品120万吨、润滑油1000吨、轻型车辊冲压件10万辆份,优质水泥5万吨,农副产品年加工转化增值6000万元。
城镇功能日趋完备:按照""规划科学化、设施现代化、功能社会化、管理城市化""的要求进行规划、建设和管理。城区规划面积达37.4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3平方公里,中心城区全部实现绿化、亮化、美化,城镇建设先后被国家授予""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中国街道之星""的荣誉,连续三年荣膺""楚天杯""城镇建设竞赛一等奖。
罗山遗址
罗山遗址位于钟祥市胡集镇罗山村七组,面积约75万平方米。文化堆积层厚约2.2米。采集的陶片为泥质灰陶为主,夹砂红陶次之,纹饰有弦纹、绳纹,器形有鬲、豆、罐、盆、瓮及筒瓦、板瓦等。
历史沿革:
胡集镇辖区在古荆州域北境,西周初年为南迁的允姓诸侯鄀子所有,公元前738年“楚武王克权”后,成为楚国的附庸并逐渐与楚同化为楚之鄀郢;秦并天下,属南郡,域属鄀县;西汉因秦制,改鄀县为鄀州;汉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划属南阳郡;王莽篡政,立南顺郡,鄀州改鄀县,属南顺;建安十三年(208),魏武得荆州(治襄阳),设襄阳郡,域属襄阳;西晋元康五年(295),鄀州省并入宜城,东晋永和八年(352),分鄀之南境置乐乡县,属武宁郡(治荆门),胡集镇域属宜城成为襄阳郡南部边境;东晋安帝隆安三年(399),复鄀州;隋大业元年(605)废鄀州,重立竟陵郡,域属竟陵郡长寿县(丽阳之南属荆门之乐乡县);嗣后所属州郡之名虽屡有变更,县名长寿却一直未变。
明洪武九年(1376)省长寿县入安陆州;嘉靖十年(1531)八月,升安陆州为承天府,赐附郭县名为钟祥,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以荆门丽阳司(乐乡关至丽阳一带)改属钟祥;自此,胡集镇域一直属钟祥县(现为钟祥市)。
清光绪二十年(1894),钟祥设五乡、五镇、四汛,域属西北乡;宣统二年(1910)始建区制,民初仍之;民国二十四年(1935)汉江大水之前,县分为10个区属第七区;1936年(民国二十五年),改10区制为5区制,胡集镇域为第四区(位署驻地双河口)下辖的三德乡、和平乡、公安乡。
1946年胡集镇域为钟祥县天丽乡、安和乡。
1949年7月钟祥县人民政府成立后为钟祥县胡集区(1951年1月更名为第三区,1954年1月复名胡集区),区公所驻地胡家街,下辖杨罗、石岩、曾集、小山、龙峪、胡集、邱桥、平堰、卢岗、壕沟、尚湾、快市、薸湖、杨棚、移庙、苏庙、黄泥、王营、转斗、沿湖、三合、邹市、赵集(1954年4月撤并入三合、邹市、沿湖)23个乡;1956年2月,小乡并大乡,并合为曾集、白云、王集、快市、薸湖、胡集、转斗、建新八个大乡;1958年9月,人民公社化,设立钟祥县胡集人民公社,改大乡为管理区,下辖管理区白云、王集、快市、薸湖、胡集、转斗、建新七个(曾集划入段集人民公社,后并入双河公社)。
1961年4月恢复胡集区,原管理区改称公社;1975年11月撤区并社,撤销胡集区,白云、王集、快市、薸湖、胡集并合为胡集人民公社,转斗、建新并合为关山人民公社;1984年3月撤社建区,胡集、关山合并为胡集区,同时设区属胡集镇(区、镇两块牌子,一套班子);1987年10月撤区建镇,胡集区撤分设为胡集、转斗两个镇(1992年5月县改市,隶钟祥市);1994年9月9日,胡集镇改立为胡集街道办事处;2001年3月胡集镇、转斗镇合并设立胡集镇,镇政府驻地胡家街,2012年北迁至荆襄大道5号,属钟祥市人民政府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