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由来:江陵镇原名罗家场;因东汉初平四年(193年),南充县境内有江陵坝,故更名。
2022年8月,江陵镇被确定为2022四川现代农业十亿元镇。
2021年11月,四川省农业农村厅认定江陵镇为四川省第二批乡村治理示范村镇。
2021年1月,江陵镇上榜2020年度四川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先进乡镇名单。
江陵镇辖17个行政村,154个村民小组,26696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58人。全镇有耕地面积18673亩,农业总产值6517万元,粮食总量11500吨,人均产粮400公斤。产油菜籽54.9吨,生猪出栏21017头,蚕茧生产2.7吨,山羊出栏5000头,养鸡250000只,养鸭120000只,养鹅22000只,农村供销两旺,市场活跃,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
为繁荣江陵经济,促进集镇快速发展,1996年镇政府加速了集镇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政府投资10万元,修建500吨水厂一个,解决了集镇人员吃水和工业用水的困难,政府借款13万元,新建差转台,大哥大发射台,新增和整治了集镇闭路电视,全镇收视率达100%,既宣传了党的政策,又丰富了人民的文化生活,在高坪区邮电局的大力支持下,镇属各部门的大力协作下,投资118万元,政府投资45万元,于1996年4月9日正式开通光缆程控电话,并成立了江陵邮电所,解决了通讯、通信难的问题。整治街800平方米,投资15万元;修建下水道4条,面积1000平方米。投资10万元,3月份前完成集镇地形图测绘,使之达到1.8平方米,投资4万元,安装路灯8盏,使江陵镇镇容镇貌得到了改观,配套设施进一步改善。为勾通镇与外地的联系,进一步改善江陵镇的交通环境,1996年政府多渠道筹集资金74万元修建江陵至蓬安三坝的柏油路;其间,南长公路垮修,开往蓬安、营山、仪陇等地的车辆改道途径江陵镇,镇内两拱桥(双拱桥、二道桥)均出现城踏,镇政府在资金紧,雨水多;石料运转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投资26万元,-张树林、镇长凌均胜亲临现场指挥,于5月30日两座桥抢修完工,保证了交通的畅通。坚持以广柑为龙头,投资40万元,引进塔罗科血橙等优质种苗100万株,在9、10、11、12村建设三十华里柑桔长廊,以大枣为支柱,在8、11、13村成片发展枣林,江陵大枣以色鲜、味美而获市农博会金奖。目前该镇年产水果1000万吨,实现农民纯收入418元。在8、11、12、15、16等村建设玉米制种基地3200亩,繁殖小麦良种1000亩。在4、5、16、17等村建立生姜基地,实现种姜1500亩。在5、6、7、8、17等村大力发展养蚕专业大户,今年育苗100亩,栽桑50万株,养蚕200张。
历史沿革:
东汉时,属南充国。
清宣统二年(1910年),设罗家乡。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属芦溪区。
1950年,设罗家区。
1958年10月,罗家区改为罗家公社。
1966年,罗家公社更名为英勇公社。
1971年10月,英勇公社更名为罗家公社。
1981年,罗家公社更名为江陵公社。
1983年12月,江陵公社改为江陵乡。
1994年9月,由江陵乡改为江陵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