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由来:因乡政府驻地上垟村得名。民国《台州府志》卷四十一:“上洋岭,在县西南六十里。”村以岭名。曾作上洋。
2022年1月,上垟乡被认定为2021年度浙江省美丽乡村示范乡镇。
2021年12月,上垟乡被命名为2021年浙江省卫生乡镇。
面积:67.58平方公里地理位置:区境西南人口:18076人行政区域:辖28个行政村乡政府所在地:上洋村
【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861万元,销售收入4707万元,出0货值2602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03%、163%和217%。新引进企业9家,新增西诺塑料机械公司、裕泰塑业公司两家规模企业,其中西诺塑料机械公司、三力变速机械厂、鸿森工艺礼品公司等三家企业产值首次突破千万元大关。三力变速机械厂成为全乡首家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的企业;鸿森工艺礼品公司在西工业园区10亩、4000平方米的厂房竣工,成为本乡唯一一家进园区的企业。建立乡领导班子联系企业制度,为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
【农业】粮食播种面积扭转了连年下滑的局面,比上年增加1294亩,良种覆盖面不断扩大,优质良种水稻种植面积近5000亩。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特色基地初步形成。发展高山东魁杨梅5847亩,推广优质良种红芽大芋头1500余亩。大力扶持发展新型的农业专业生产合作经济组织,新组建了黄岩植鼎果品合作社和上洋果品产销协会,沈岙笋竹协会、董岙果业开发合作社、上洋大米合作社等成为特色基地连接大市场的桥梁和纽带。积极鼓励和组织农民劳务输出,全乡农民以股份合作形式外出承包土地种植大棚西瓜的有5000余人,承包土地3万余亩,创收3000余万元,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积极开展农产品生产无公害乡镇创建活动,全面推广晚稻“重大病虫无公害化治理”工程,全乡5806亩晚稻基本达标,上洋大米合作社“绿缘”牌优质大米顺利通过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完成了11244亩农产品编码卡发放。成立了农民实用技术宣讲队,完成综合技术培训3681人次,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
【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康庄工程”建设,不断改善交通环境。北宁线上洋段公路顺利完工,村级康庄工程建设完成了下方至董岙的4.9公里道路硬化,上洋至上台8.56公里道路路基工程基本完工,上吉至毛岙6.74公里道路路基完工并进入了路面施工,上洋至沈岙1.1公里道路建设已接近尾声,百王线至下堂山2.28公里道路已完成工程量的70%,百王线至象岙0.6公里道路已完成测量、设计拆迁等前期准备工作。及时修复0414号台风造成的部分水毁工程,推进高山移民小区建设,硬化西洋集镇道路,有序推进小城镇建设步伐。
历史沿革:
上垟在清光绪年间为12-13都1图。
民国时属乌岩区秀西乡。
1948年属乌岩区双秀乡。
1949年5月解放,1950年建立沈岙、上垟两个乡人民政府,属乌岩区。
1956年沈岙、上垟两乡合并为上垟乡。
1958年公社化时称上垟管理区。
1961年体制下放始称上垟人民公社。
1964年乌岩区解体,划归头陀区管理。
驻地西湖村。
小坑公社现辖地域解放前称秀南乡。
1949年建国以后,分别建立小坑乡、象岙乡、和屿门乡,均属乌岩区,1956年撤区并乡,象岙乡大部分并入小坑乡,以当时乡政府驻地小坑街得名。
1958年称小坑管辖区。
1959年屿门乡的后园、日溪、董岙等村并入;同年因小坑街为水库淹没区,管理区迁驻后呈村。
1961年体制下放,调整为小坑人民公社,1962年公社机关移到象岙。
至1964年乌岩区解体,小坑公社划归头陀区管辖。
1970年公社驻地再次从象岙迁移西洋。
1992年5月由上垟乡和小坑乡合并为上垟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