坝心彝族乡介绍

地名由来:坝心彝族乡因乡人民政府驻地位于小坝子中心而得名。

坝心彝族乡位于文山市西北部,属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周边核心乡镇之一,地处北纬23°18′-23°26′,东经103°55′-104°04′。东临喜古乡、南临小街镇、西与北接壤薄竹及马塘两镇。乡政府所在地坝心村委会距文山市区45公里,距文蒙公路19公里。有国土面积125.7平方公里,林地面积7.71万亩,耕地面积1.18万亩;全乡森林覆盖率约60%;年平均降雨量1256.52毫米;政府所在地海拔1867米,境内最高海拔2684米,最低海拔1470米。全乡辖坝心、核桃寨、高笕槽、陡舍坡、他披5个村委会35个自然村38个村民小组,居住着汉、壮、苗、彝等民族共2177户8210人,少数民族4249人,少数民族占51.7%。坝心彝族乡在全市14个乡镇中,呈现出国土面积最小、人口最少、平均海拔和森林覆盖率最高、贫困面最大且最深、自然资源最丰富、水资源供给服务任务最重的“小、少、高、贫、丰、重”的特点。

小:坝心彝族乡国土面积仅为125.7平方公里(其中38.65平方公里为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文山市14个乡镇中国土面积最小的乡。

少:坝心彝族乡人口仅为8210人,是文山市14个乡镇中人口最少的乡。

高:坝心彝族乡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大部分为山区,最高海拔2684米,最低海拔1470米,平均海拔近1900米,是文山市14个乡镇中平均海拔最高的乡;环绕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老君山东部,林地面积1.7万亩(不含老君山),森林覆盖率达60%,居全市之首。

贫:2016年末,坝心彝族乡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857元。

丰:坝心彝族乡气候资源独特,有丰富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等自然资源。一是气候优势独特。乡境内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春季干旱多风,夏季温热多雨,秋季温和凉爽,冬季干冷少雪。年平均气温14.2℃,年平均降雨量1256.52毫米,年日照时数2029.8小时。适宜红豆杉、重楼、三七、他披梨、核桃等多种植物生长,有利于黑山羊等动物种群的繁衍;二是水资源丰富。辖区内降雨充沛,水资源丰富,水量大、水质好,是文山盘龙河、幕底河水库的主要水源头之一。辖区内的小河尾水库(小Ⅰ型水库)被誉为文山“高原明珠”,库容398万立方米;三是生物资源丰富。乡境内有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连片的天然原始阔叶林,有保护较为完好的原始森林,植被类型和动物种群多种多样,具有“北回归线的绿洲”和“动植物王国”之称。辖区内经济林果甚多,有他披梨、花椒、核桃、红豆杉等,特别是特有水果—他披梨,因其果形优美,果色碧绿,具有皮薄、核小、汁多、味甜、肉细等特点,已获批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产品;四是矿产资源丰富。乡境内的所作底至小街镇老君山长达20余公里的矿产资源带,初步探明有铁、钨、砷和金等十余种矿藏资源,其中金、铜储量较大;五是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大。优越的地理位置,加之老君山独特的自然风光,完美的原始生态,群众纯朴的民俗风情,特别是小河尾水库四周群山环绕、景色宜人,为生态休闲旅游发展提供巨大的潜能。

重:乡境内的小河尾水库承担着文砚丘平经济带10余万人近2万头大牲畜人畜饮水和马塘工业园区工业生产用水供水任务,故保护老君山,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任务十分繁重。

2016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坚持“适应新常态、稳中求进”的经济发展总基调,全面提升全乡经济综合实力。2016年,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3991.20万元,比上年增长了6.16%;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857元,比上年增长了13.06%。

历史沿革:

清朝时期,坝心彝族乡境域属乐龙里喜古甲。

1949年,属喜古乡的3保。

1950年,属第三区。

1958年,属马塘公社的3管理区(大队)。

1962年,属马塘区的3小公社。

1966年,为他披公社。

1984年,改区。

1985年,更名坝心区。

1988年,改坝心彝族乡。

坝心彝族乡周边行政区地图

文山州乡镇街道地图

文山州社区/村地图

谷歌地图导航

CopyRight 2020-2023 谷歌地图网 All Rights Reserved.皖ICP备2023000207号

谷歌地图提供全国各省市高清卫星地图在线查询服务,包括局部详细的实景卫星地图,地图资料涵盖了全国350个城市地区,可放大查看城市的每一条街道及三维地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