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由来:凤仪街道因城南凤山形如飞风,取“有凤来仪”意得名。
2014年7月,凤仪街道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凤仪镇位于贵州正安县的中部,古为正安州州城所在地,今为正安县县城所在地,经过撤区并村合组后,全镇共辖有5个社区和6个村,共计41个村民组。凤仪镇使是南距遵义市约140公里,贵阳市约295公里;北距重庆市约220公里,是黔、渝两地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区域和交通枢纽。全镇人口密集,土地肥沃,总人口数近4.97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万余人。全镇土地面积77.3平方公里,共有耕地面积2863余亩,其中水田面积1824余亩。
凤仪镇有企业1775个,其中工业企业627个,全镇工农业总产值达5419万元,人均国民收入2107元,粮食总产量达1.22万吨,人均粮食产量近300公斤,人均农业总产值1017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了1710元。
凤仪镇区位优势,提出“以工业化建设强镇、以产业化建设富民”的总体工作思路,通过大力发展烤烟、茶叶、畜牧等产业,突出集镇建设牵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依托S207省道改造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争取项目资金,加大扶贫攻坚、农田水利、教育、卫生、文化、交通等项目建设力度;抓好“沼气池推广普及”、“黔北民居”建设、“四在农家”示范点创建、“整脏治乱”工作,改善城乡生态环境……使凤仪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较大改观,让群众得到了实惠。两年来新建和改造了村级公路30多公里,自筹资金150万元新建了田生村办公楼、山峰村办公楼和镇计生综合服务大楼,争取180万元新建了梨坝完小教学楼和教师宿舍;农民人均纯收入2008年超过2400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3600元。
该镇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发挥城区优势和房地产开发等优势,大力培育新增长点;调整产业结构,改善城区建设,加快第三产业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近年来,完成沼畜配套工程190户,完成植树造林11300亩,兑现退耕还林补助现金660万元,完成15200亩城郊绿化抚育管理;全镇新增就业2200人,再就业78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2008年实现全镇沼气化率50%以上,粮食总产量达3554吨,油菜达515吨,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067万元,实现工业增加值4700万元,城镇化率达78% 。
历史沿革:
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属德溪里。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属中区。
民国十七年(1928年),建镇,属凤区(一区)。
1978年前,为正安县唯一区级镇。
1992年7月,风仪镇和原风仪区的风山、田生、梨坝组建新的风仪镇。
2016年1月29日,贵州省人民政府黔府函〔2016〕50号批准撤销凤仪镇建制设置凤仪街道。